求高手介绍黑人女作家alice walker

2025-05-24来自:门户网站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第二次妇女运动之后)美国文坛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在她的小说里生动的反映了黑人女性的苦难,歌颂了她们与逆境搏斗的精神和奋发自立的坚强性格。为了区别于其它女权主义者,她提出了“妇女主义”(Womanism)这一独特的思想概念。如果说妇女主义是理论,她的长篇小说《紫色》(The Color Purple)便是对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紫色》自1982年发表以来,便轰动美国文坛,接连获得了美国文学作品的三个大奖:普利策奖、全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奖。艾丽丝·沃克成为获得普立策奖的第一个黑人女作家。

艾丽斯·沃克1944年2月9日出生于南方佐治亚州的一个佃农家庭,父母的祖先是奴隶和印度安人,艾丽斯是家里八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艾丽斯8岁时,在和哥哥们玩“牛仔与印度安人”的游戏时被玩具枪射瞎了右眼。1961年艾丽斯获奖学金入亚特兰大的斯帕尔曼大学学习,正赶上美国民权运动的高涨时期,她即投身于这场争取种族平等的政治运动。1962年,艾丽斯·沃克被邀请到马丁·路德·金的家里做客。1963年艾丽斯到华盛顿参加了那次著名的游行,与万千黑人一同聆听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讲演。艾丽斯大学毕业前在东非旅行时怀孕,当时流产仍属非法,她经历了一段想要自杀的痛苦时期,同时也写下了一些诗歌。1965年艾丽斯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当时是民权运动中心的南方老家继续参加争取黑人选举权的运动。在活动中艾丽斯遇上了犹太人列文斯尔,俩人克服跨种族婚姻的重重困难结为“革命伴侣”,艾丽斯再一次怀孕,但不幸的是在参加马丁·路德·金的葬礼时因悲伤而痛失孩子。在列文斯尔的鼓励下,艾丽斯继续写作并先后发表了诗集《一度》(Once,1968)和小说《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The Third Life of GrangeCopeland,1970)。1972年艾丽斯到威尔斯利大学任教,开设了“妇女文学”课程,这是美国大学最早开设的女性研究课程。艾丽斯给学生介绍了大量黑人女作家,尤其是在此过程中发掘并整理了黑人女性文学先行者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1891-1960)的材料。赫斯顿是3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黑人女作家,其代表作为《她们眼望苍天》(1937),但因其作品中所体现出对黑人生活及传统的积极、乐观态度而在抗议文学风靡的时代备受冷落。艾丽斯此时还担任了《女士》杂志的编辑,但仍坚持写作。1973年、1976年艾丽斯先后出版了小说集《爱与烦恼》和长篇小说《梅丽迪恩》。在《梅丽迪恩》中,艾丽斯·沃克叙述故事的才能和刻画复杂人物形象的本领已臻成熟。梅丽迪恩在民权运动中既感到精神解放又孤立无援的矛盾心理也反映出艾丽斯自己对所经历过的政治浪潮的深刻认识。《梅丽迪恩》的出版受到了文艺界的广泛注意,梅丽迪恩这个重新站起来的新女性形象尤其受到女权主义者们的高度赞扬。这是艾丽斯·沃克创作的第一阶段,与之一起结束的还有艾丽斯和列文斯尔的婚姻。在艾丽斯后来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她早年生活滞留下来的某些痛苦记忆以及她对这一段婚姻的反思。艾丽斯随后辞去工作开始专职写作,在旧金山,她遇上《黑人学者》的编辑罗伯特·亚伦,不久即与之共同生活。

1982年是艾丽斯·沃克的事业巅峰期,她发表了小说《紫色》(The Color Purple)。《紫色》1983年一举拿下代表美国文学最高荣誉的三大奖: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1985年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将其拍成电影,当电影在艾丽斯的家乡上演时,艾丽斯受到了家乡人的盛大欢迎。《紫色》从此成为美国大学中黑人文学与妇女文学的必读作品。《紫色》全书由94封书信构成。主人公西丽亚写给上帝的信、西丽亚写给她妹妹内蒂的信(被退回)、内蒂写给西丽亚的信、西丽亚所爱的女人莎格给西丽亚的信。故事的背景是艾丽斯·沃克所熟悉的美国南方佐治亚乡村,故事大约发生在二十世纪初。14岁的黑女孩西丽亚被继父强奸,生下的两个孩子也被继父送走,后来西丽亚的妈妈死了,继父再婚。西丽亚被嫁给一个已有四个孩子的鳏夫X先生,妹妹内蒂被迫逃走,辗转到非洲。西丽亚受到X先生的百般虐待,但后来在X先生的情人莎格的爱与帮助下,逐渐转变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在艺术手法上,《紫色》采用的是传统的书信体小说的形式。但艾丽斯·沃克突破了以往书信体的基本构思和创作原则,并不注重细节、真实,而是着力夸张、变形的手法,具有强烈的超现实性和诗意。自七十年代中期之后,美国许多重要的女作家都开始尝试具有实验性的对女性自我的建构和解构的小说形式,如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最蓝色的眼睛》(1970)、马丽安娜·赫瑟的《说话的房子》(1975),这些作品的出现,标志着她们对以男性为主的叙述方式(在很多方面都不能充分表现妇女生活的特征)的传统,以及传统的女权主义小说的可贵反省与大胆更新。《紫色》在叙事技巧上的独到之处还体现在艾丽斯·沃克对语言在叙事策略中的作用的充分把握,西丽亚特有的南方乡村黑人方言(她唯一知道的语言)制造了一种直接的真实效果,但同时又将读者与叙述者的环境有意拉开了距离——他们是局外人、陌生人,说的是另外的一种语言。通过强调西丽亚与内蒂所使用的不同的语言(内蒂受过教育的、来自外面的遥远的世界的语言)强调叙述者的转换,因而内蒂的信的出现也就使西丽亚有了对话的可能,使故事继续发展下去,而且使西丽亚与上帝的对话顺利地转换到西丽亚与人的直接对话。伴随着西丽亚的成长,西丽亚的语言和思想也越来越成熟起来。

当然,自《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起,艾丽斯·沃克由于对黑人男人的过激描写而一直受到非美作家群体的强烈指责。在动荡的60年代后期,伴随着民权运动,女权运动也空前高涨。1970年米利特的《性的政治》这一女权主义经典作品的问世,激发了一批反映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女权主义小说在高峰期主要以妇女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的各种见解为“内容”,因而,出现了大量描写妇女的性生活和受虐待的日常事务小说,其表现比过去更为袒露,更富有同情意味,但手法上并无新颖之处,某些小说只是成功地公开了一般属隐私的妇女生活的某些方面。在70年代中后期,女权运动开始出现分裂,激进的女权主义者排斥一切男性,主张以同性恋来解决妇女问题,但另外一些女权主义者则迅速而清醒地意识到妇女树立新的自我来改变她们的社会形象与地位的必要性。黑人与女性作家的双重身份,使艾丽斯·沃克和其他黑人女作家一样,既要表现一个白人中心社会中的黑人意识,又要表现一个男性中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艾丽斯·沃克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在处理黑人男女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深刻地剖析了他们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塑造出的黑人形象既有普遍共性又富有独特个性,并从不把黑人理想化,而是站在一种超越种族的高度。她描写的黑人男人充满在白人社会的价值标准与理想幻灭的扭曲下失去理性、绝望、痛苦的个性,而他们的绝望与愤怒往往会转化为对妇女的残酷粗暴。艾丽斯·沃克鼓励女性通过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和寻求真正的自我而获得独立和充分的人性。或许《紫色》可能让女性更能认同之处也在于它所表达出来的、女性特有的与“上帝”(上帝其实是一个不确定也无须确定的对象)对话的愿望,尤其是在发现与男性的对话的不可能实现之后(由于男女在感受上的差异)。

艾丽斯·沃克1983年曾随美国女作家代表团来华。除《紫色》及一两个短篇外,艾丽斯的其他作品在中国译介不多。她的最新小说是《在我父亲微笑的光芒下》(1998),该小说采用了多重的叙事角度,讲述了性与精神、父亲与女儿的关系,尤其剖析了几代人的不同观念。评论界的反应不是很热烈,可见艾丽斯·沃克还没有成功地超越自我。但不管是她自己还是别的黑人女作家,超越《紫色》本来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所以《紫色》在今天大家还在读。可见《紫色》还在红着。

《紫色》下载:http://www.namipan.com/d/3015d0cea233b39fade6d6d877fca51a3f1550e55ba20900

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 The Creativity of Black Women in the South (1974)这是Goodreads上提供的链接:网页链接

这是有关Alice Walker作品里的Feminism的论文,链接在这儿:网页链接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芒康县说: 嬉皮士的衣着是怎样的,有关嬉皮士的网站和书籍都可以说说
手机回复: 嬉皮之貌 将身体束缚在脏兮兮的喇叭裤里,却大跳着摇摆舞,这种表面腼腆的伪装只...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和好莱坞影星克里斯·罗克(Chris ...

芒康县说: 艾青的《鱼化石》联系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感受 -
手机回复: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重返诗坛之后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鱼化石》以隐喻的方式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心灵悲剧

芒康县说: 关于美国女性文学有哪些代表作品 -
手机回复: 美国的女性文学中黑人女性文学比较突出,例如艾丽斯 沃克的《紫色》等等很多,最后还形成了黑人女性文学批评的流派.还有很多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家,如安妮 泰勒《假如黎明就要来临》,...

芒康县说: 所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按照时间排列,以及各种的国籍和代表作(提问者懒得自己查) -
手机回复: 1909年:塞尔玛·拉格洛夫瑞典《骑 鹅旅行记》1915年:罗曼·罗兰...

芒康县说: 有谁知道欧普拉温弗丽的读书俱乐部里推荐的那些书的名字? -
手机回复: 她推荐的第一本书是The Dive From Clausen's Pier (《从克劳森码头下潜》)by Ann Packer 安娜‧派克以下格式为 书名 by 作者 on 出版日期Deep End of the Ocean(《海洋深处》(中)/《失踪时刻》(台)/《舍不得的抉择》(港))by ...

芒康县说: 谁知道女画家艾米利的简介 -
手机回复: 艾米莉·勃朗特么?好像不是画家哦~~ 勃朗特,E.(1818~1848)笔名艾丽丝-贝尔(Ellis Bell),英国女作家.她的祖先是凯尔特人和摩尔人的后代,所以从情感上更亲近苏格兰人.安妮·勃朗...

芒康县说: 大仲马的资料,一定要快哟!!! -
手机回复: 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其祖父是候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亚历山大·仲马屡建奇功,当上共和政府将军....

芒康县说: 我的名字叫桐,想起一个好听的复古的不常见的英文名字、、、 -
手机回复: AA abigale原为古希伯来名,意思是"最初的欢乐"或"欢乐之本".在圣经撒母尔记上篇第二十五章中,讲到了一位早期名叫abigale的人的故事.

芒康县说: 我要个特别英文名(女) 会拼的过来 -
手机回复: Carina卡瑞娜Charlene沙琳Greta格瑞塔Katherine凯瑟琳 (同Catherine) Katrina卡特里娜Melinda梅琳达 Melody美洛蒂这几个英文名都挺好听哦~既然你的名字带“梅”我觉得Melody不错`~

……

首页
返回顶部
广东生活网

© 广东生活网 guangdong.xky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