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中国戏曲的起源

2025-05-22来自:门户网站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形成史:

  1. 西汉(汉武帝)时期,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百戏”。“百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

  2. 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

  3. 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

  4. 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

  5. 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

  6. 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说明: 

    中国戏曲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影响很广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统称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

    中国戏曲在12世纪才形成完整形态,走向成熟。经800多年推陈出新、繁荣发展至今,300多个戏曲剧种和数以万计的剧目至今仍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演,呈现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不衰的艺术感染力。  


补充:

1、中国戏曲的特点 

    运用歌舞形式表现生活是中国戏曲的主要手段,宋代的南戏和元代的杂剧,在不断吸收诗歌、音乐、舞蹈、绘图、说唱、杂技、武术等姊妹艺术的基础上,相互兼容,最终形成了以唱、做、念、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其音乐性的对话——“唱”、“念”(说),舞蹈化的动作——“做”、“打”和舞台时空的虚拟性,表演的程式化,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特征。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时称捻兰卧泳鐢。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著者,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之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这段时期的剧作家的很多作品,后来都被广泛改编为著名的戏曲剧目,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关汉卿的《窦娥冤》。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它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为戏曲文学绝盛之时。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5、明代四大声腔  

    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

    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 

6、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氍毹变为了茶肆歌台。  

7、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三庆班”进京献艺,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随后,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陆续到京,史称“四大徽班”。“四大徽班”进京带来了与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 

8、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 

    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枣京剧。 

9、京剧的第一个鼎盛期──清代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形成后不久,即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时间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在此时引起了宫廷官方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它艺术上的成熟。

 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20世纪初的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的层出不穷上。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多的时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 

11、京剧的第三个鼎盛期──20世纪50年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处处呈现出万象更新之貌。京剧也因此迎来它艺术上的春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959年前后,它的艺术生命又到了第三个顶峰。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演员阵容的强大,梯队的完整为标志的。《白蛇传》、《将相和》、《穆桂英挂帅》、《野猪林》等优秀剧目的出台,也将京剧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 

12、新兴地方戏的产生──越剧、评剧、黄梅戏等 

        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剧、梆子等老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成熟。 

13、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毛泽东为其题词“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以后便成为戏曲发展的指导性方针。即要求戏曲艺术既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又要求各个剧种在自由竞赛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4、京剧现代戏汇演举行 

        1964年,北京举行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共推出35个剧目,其中著名的有《红灯记》、《芦荡火种》、《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黛诺》、《六号门》、《红嫂》等。这是京剧编演现代戏的一次成果展示。 

15、戏剧梅花奖设立 

    为表彰戏剧优秀演员而设立的奖项,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1983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全国性戏剧演员评奖活动。



  •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 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 中国戏曲有着怎样的起源?
  • 1. 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原始社会的歌舞活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直至宋元时期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艺术形态。2. 戏曲艺术的形成主要融合了民间歌舞、滑稽戏和说唱艺术等多种元素。庙会、改迟会和瓦舍勾栏等社会活动对戏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 原始社会的歌舞最初是作为宗教仪式...

  •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 中国戏剧的起源: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

  • 关于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 关于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与发展一、戏曲的起源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在上古原始社会的歌舞中已经萌芽了。但它发育成长的过程却很长,经过汉、唐,直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形成的。庙会和瓦舍勾栏对戏曲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在原始社会里,人们过节日...

  • 戏曲的起源
  • 以京剧为例,它起源于北京,而豫剧则源自河南。京剧,过去被称为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以其场景布置的写意性和以西皮、二黄为主的腔调而著称。京剧是多个地方剧种融合的结果,这使得它成为今日世界上最为人熟知的中国戏曲形式之一。戏剧,是一种通过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多种形式来讲述...

  •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发展是什么?
  • 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八百多年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戏曲艺术体系。这一艺术体系源于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各剧种的唱腔音乐上,这些音乐以各地的语言、民歌和民间音乐为基础,并吸收了其他地区的音乐元素。戏曲中的角色行当,如生、旦、净、丑等,以...

  • 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以及成熟的标志
  • 今天太晚了,明天如果此题还没有沉,再来回答。刚才的回答居然被吃了,岂有此理?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以及成熟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萌芽阶段。在前期是以各种上古舞蹈的形式出现,大致有这么几种:(1)原始部落的歌舞。那是古人在狩猎或部落间战争结束时为表达喜悦、满足、愉快的活动。(2...

  • 中国戏曲是从以下哪些方面发展而来的?()
  • 中国戏曲是从音乐,诗歌,舞蹈方面发展而来的。中国戏剧的起源: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来自于民间,活跃在民间,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情感、思想、品德、风俗等,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中国戏曲由民间歌舞、滑稽戏和说唱三种形式组合而成。扩展知识 发展...

  • 中国戏剧史的简述
  • 中国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歌舞和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活动逐渐演变成为具有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表演形式,为中国戏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戏剧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戏剧类型和流派。二、元曲的独特地位 文学成就:元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与唐诗...

  • 戏曲起源,发展,派别,戏目和广东戏曲特色是?
  • 中国戏曲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至南宋绍兴年间(1151-1164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早期,南曲比北曲更早产生,特别是浙江温州的南戏。在戏曲产生之前,中国已有丰富的歌舞表演,如模仿生活和战事的舞蹈,以及杂技和百戏。到了汉魏六朝,这些表演形式依然盛行。唐代(7-9世纪)出现了参军...

  • 中国戏曲的起源?
  •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先秦时期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

    漾濞彝族自治县说: 京剧的来历是什么 -
    泥鳅回复: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公元1790年(清乾隆55年),徽戏开始进京.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

    漾濞彝族自治县说: 什么叫戏曲文学?
    泥鳅回复: 一、 中国戏曲文学的特色及其鉴赏的目标依据 ㈠ 中国戏曲文学,是指运用唱词、念白、科介等手段,通过一定结构形式,敷陈情节,开展冲突,刻画人物,抒发感情,表...

    漾濞彝族自治县说: 我们是如何看待戏曲的起源与形成的?
    泥鳅回复: 首先,前辈学者们提出^的“起于巫觋”和“起于俳优”等说法,都只能是“戏剧”的因子,而非“戏曲”的萌芽.因为“真戏曲”的标志既然必须是“以歌舞演故事”(...

    漾濞彝族自治县说: 中国戏曲的一般知识 -
    泥鳅回复: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

    漾濞彝族自治县说: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戏曲是什么 -
    泥鳅回复: 没有一个定论说谁是最古老的,因为戏曲是渐渐的变化的.戏曲最开始是由巫师的跳大神开始的,那是戏曲美的出现.在汉朝时期出现了“角抵戏”,这个戏种大约延续到唐朝,唐初时出现“参军戏...

    漾濞彝族自治县说: 中国戏曲怎么样 -
    泥鳅回复: 楼主你好!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漾濞彝族自治县说: 简述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在的发展600字以上 -
    泥鳅回复: 历史起源折叠编辑本段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

    漾濞彝族自治县说: 京剧的起源 -
    泥鳅回复: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通称皮黄戏.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调班社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同时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式,融化,演变成一种新的声...

    漾濞彝族自治县说: 昆曲的起源和发展 -
    泥鳅回复: 昆曲的起源中国戏曲,由宋元南戏到金院本、元杂剧、逐渐推进、衍变.元末农民起义,推翻了蒙古贵族的封建统治之后,广大的南方各族人民,在政治上摆脱了民族歧视的枷锁,生产有所恢复,商业渐趋发展...

    ……

    首页
    返回顶部
    广东生活网

    © 广东生活网 guangdong.xky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