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

2025-05-25来自:门户网站
列夫·托尔斯泰 (Lev Tolstoy) 是俄国著名文学家、19世纪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改革家。1828年9月9日生于莫斯科以南约160公里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16岁进入喀山大学。1851年参军去高加索,1852年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处女作《童年》。1854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后来在他的作品《塞瓦斯托波尔故事》中叙述了他的这一段经历。1857年去法国、瑞典和德国游历。1855年至1863年间写了一系列短篇小说,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问题上。1860年至1861年再次去西欧旅行。1862年结婚,在婚后的15年中,创作了两部伟大的杰作:《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

《战争与和平》通常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托尔斯泰为写这部宏伟的史诗几乎用了7年时间,无论是作品的规模还是对问题的论述,这部杰作都远远超过了他以往的作品。全部生活素材被编织在一幅巨大的花毯中,对丰富的材料和众多人物的处理,都是无比客观的。但是小说中也有一些章节经常受到评论家的指责,在这些章节里,托尔斯泰阐述了他的历史哲学,并对战争及其策划者大发议论,这种冗长的议论有损于全书的协调,成为艺术上的一个缺陷。

《安娜·卡列尼娜》于1873年至1877年创作而成,虽然它在叙事方法和风格上与《战争与和平》相似,但在艺术上却比较协调。在写作《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两部作品之间的一段时间里,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正处在变化过程中。《战争与和平》是一部热爱生活的乐观小说,它的主要人物在道德上都是健全的,而且能够主宰自己的内心冲突;《安娜·卡列尼娜》则是悲观的,它的主人公们的内心冲突往往得不到解决,有时还酿成了人间的灾难,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私情所面临的悲惨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完成《安娜·卡列尼娜》以后,长期以来对人生目的的苦苦探索使托尔斯泰经历了一场精神危机。1880年以后,他花了很多时间就自己的宗教观点、社会观点、道德观点和艺术观点的各个方面写了一些书籍、小册子和论文。后来,他还就道德问题和性的问题写了许多中短篇小说和剧本。

托尔斯泰71岁的时候,他写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小说中有许多优秀的篇章,特别是在第一部里,作者的叙述充满诗情画意,引人入胜,审判的场面也是现实主义记事的一篇杰作。评论家认为,就艺术性而论,《复活》比《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大为逊色,它有仓促写成的迹像,它的道德说教和对司法制度、刑事制度和教会的宗教仪式的激烈抨击,都使它仿佛出自辨论家托尔斯泰,而不象是出自文学家托尔斯泰的手笔。

1910年10月,日益恶化的家庭关系迫使托尔斯泰在一天夜里偷偷地离家出走。11月20日,他因患肺炎在梁赞省偏僻的阿斯塔堡车站去世。

对于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文学家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评论家从未提出过疑义,一致公认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与经济决定论和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相反,托尔斯泰认为,促使人类达到没有阶级和国家状态的进步运动,有赖于通过每一个人奉行至高无上的爱之法律,摒弃任何形式的暴力,从而使自己在道德上日趋完善。尽管托尔斯泰把他的理性主义引向了极端,但他一直被认为是19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托尔斯泰还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一生掌握了10多种外语,直到80岁高龄还开始学习汉语。

托尔斯泰的女儿亚历山大·利沃夫纳·托尔斯塔亚,作家、评论家,托尔斯泰故居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博物馆和托尔斯泰基金会创始人。她有三年时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上度过的,获得医务上校军衔和两枚乔治勋章。曾被关押在苏联集中营,后应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农民的请求被释放。她移居国外之后,先后在日本和美国生活,终身未嫁。2000年10月,她的回忆录《我的20世纪》第一次在俄罗斯出版。

列夫·托尔斯泰的玄孙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38岁(200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国际新闻专业,毕业后当过记者,在文化部当过博物馆事务技术顾问,担任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博物馆馆长。有两女两子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安娜·卡列宁娜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幼年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选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之《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之《安娜·卡列宁娜》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之《复活》

  《复活》概要:小说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诱奸后遭到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女达八年之久。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十年后,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 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途中,传来了皇帝恩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这时的玛丝洛娃尽管还爱着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

  《复活》

  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
  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
  体现了一位伟人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世界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俄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作

  《复活》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相信有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就曾阅读过这本书。在我国自20世纪初至今已出版过6种译本,三四十年代先后有戏剧家田汉和夏衍改编的同名剧本的发表和上演,作品和它的主人公已成为我国读者和观众极为熟悉和喜爱的人物形象。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宗教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它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净化"过程,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终结作品。小说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以托翁晚年炉火纯青的老辣笔法,比其任何其他作品都更为深刻地反映了男性与女性在"灵与肉"之间的痛苦挣扎。这部史诗般的经典著作,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
  --法国著名评论家 罗曼·罗兰

  整个19世纪还不曾有过《复活》这样的作品,它高于《悲惨世界》,因为这里没有一点幻想的、虚构的、编造的东西,全都是生活本身。
  --俄国著名评论家 斯塔索夫

  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我感觉他的确了不起,他笔下的妓女玛丝洛娃给人一种圣洁之感,而我们有些小说的所谓"圣洁女性"形象却给人卑琐之感。这就看出大师与普通作家之间的差别了。
  --著名作家 迟子建

  《复活》是总结人生的作品,它把人心里肮脏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人内心很复杂,好人和坏人、善与恶都很复杂。
  --著名作家 高莽

  读托尔斯泰的《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它,完全是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在这里,作家目光的犀利、描绘的精确、笔力的雄浑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与作品内容的严肃性是相符合的。在这里,面对人类的苦难,作家保持了高超的镇静,然而读者却不得不为见到的景象而深受震动。托尔斯泰在这里的挖掘比以往要深。可以说整个俄国都被他翻了出来。他再现的艺术世界已经达到可作为一面"镜子"的程度。伟大的真实!正因为作品除去了浪漫主义的萎靡因素,因而整个显出了威力,如同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一般。然而这不是一座普通的雕塑,是一座宏伟的纪念碑。它把19世纪末整个俄国的现实熔铸进去,上面刻有穷人、贵族、狱吏、监犯、革命者、医生、妓女、学生……里面混合了忏悔、怜悯、宽容、无耻、欺诈、放荡……这里,作者唱出了人类艺术最崇高的歌:"我们为不幸者撒一掬泪,人世的悲欢感动我们的心。"

  当我们打开这本书,我们不禁感受到有一种心灵的复活--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即使是当代,许多人也许正在悄然地埋葬自己的这些美好的感情却毫无所觉。在这种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复活》这样的作品来唤醒沉睡的心吗?
  正如花草需要春天的甘霖才能长出新绿,人类需要博爱与同情才能继续不息、日进无疆。抑或这就是使《复活》不朽的原因。

  《复活》里写的虽然是贵族的忏悔,但是托尔斯泰并不是把这个母题当做贵族的专利,他是把忏悔放在人的心灵的内在的、普遍的矛盾中展开的。人都有神性和兽性。当人放纵了自己,就可能堕落;而当人自觉,就可能"复活"。所以托尔斯泰主张以"道德的自我完成"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和罪恶。在社会革命激烈的时代,他提倡"勿以暴力抗恶",是反对阶级斗争的。但是,作为人类寻求精神解放的一种文献,在我们这个把道德的自我完善当成笑话的时代,读这样的书,也许会引起某种惭愧的感觉。
  参考资料: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 列夫托尔斯泰生平简介
  •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被誉为俄国文学的巨匠和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托尔斯泰出生于俄国一个贵族家庭,早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曾在喀山大学学习法律,但很快就对文学和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他的小说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

  • 列夫托尔斯泰的事例
  • 列夫·托尔斯泰的事例如下:1、一九零一年俄国最高教会机关宣布托尔斯泰为“邪教徒和叛教者”,并开除了他的教籍,但托尔斯泰没有屈服;2、一九零五年革命失败后,托尔斯泰虽已年近八旬,仍一再著文,强烈抗议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对革命者滥用死刑;3、一九一零年十月二十八日,托尔斯泰经过长期紧张的...

  • 托尔斯泰简介及作品
  • 托尔斯泰简介及作品 托尔斯泰,全名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世界文坛的巨匠之一。他的作品描绘了俄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通过其深刻的人文关怀与磅礴的史诗风格,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广泛赞誉。一、托尔斯泰简介 托尔斯泰出生于俄国贵族家庭,自幼接受正统的贵族教育。他的生平经历丰富,曾投身...

  • 列夫·托尔斯泰生平简介
  • 列夫·托尔斯泰生平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巨匠,世界文豪之一,生于1828年,逝世于1910年。他以其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以及对人性的细腻描绘,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一、早年经历与教育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早年接受正统的贵族教育,曾就读于喀山大学东方...

  • 托尔斯泰简介
  • 托尔斯泰简介 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本名叫做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他的文学创作生涯成就卓著,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经典作品。一、生平背景 托尔斯泰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宗教熏陶。他经历了家族荣誉与个人理想的矛盾与挣扎,晚年更力求过...

  • 根据托尔斯泰言行,可以看出托尔斯泰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 在《忘记自己的人》中根据托尔斯泰言行,可以看出托尔斯泰是一个专注于写作、投入认真、一丝不苟的人。在《忘记自己的人》中,托尔斯泰在对《安娜·卡列尼娜》进行构思时,非常投入认真,在回家的路上“他依然沉浸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出他对于写作这件事情的投入和专注。在构思作品之后回家时,他看到...

  • 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 主要作品:1、《童年》:托尔斯泰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首部作品《童年》描述了小主人公伊库耶夫的心理成长,展现了贵族家庭的生活和儿童心理。2、《两个骠骑兵》:此作品描绘了骠骑兵的故事,展现了军队生活和人物性格。3、《一个地主的早晨》:通过地主的一天,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某些面貌。4、《...

  •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童年》小说1852年;《两个骠骑兵》、《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年;《青年》中篇小说1857年;《琉森》短篇小说1857年;《阿尔贝特》1858年;《三死》、《家庭幸福》1859年;《哥萨克》中篇小说1863年;《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1865年(第一部)、1869年(全卷出版);《安娜·...

  • 列夫托尔斯泰生平简介
  •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俄国小说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尔斯泰这个贵族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1828年8月28日,托尔斯泰诞生于距离莫斯科以南约200公里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距离图拉仅10公里。托尔斯泰...

  • 托尔斯泰的作品有哪些
  •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文坛的杰出代表,其创作生涯跨越了多个重要时期,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他的第一部作品是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随后创作了军事小说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和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这些作品都展示了他对俄国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在60年代初,托尔斯泰的...

    淮安市说: 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句子800字. -
    喝白回复: 托尔斯泰外貌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淮安市说: 列夫托尔斯泰 的影响及形象 - 作业帮
    喝白回复:[答案]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淮安市说: 《列夫托尔斯泰》每段的主要内容? -
    喝白回复: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第1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 第2段:主要描写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结构. 第3段:进一步刻...

    淮安市说: 托尔斯泰的小故事 - 作业帮
    喝白回复:[答案] 托尔斯泰的四则故事: 1. 托尔斯泰在圣彼德堡广场上,看到一个乞丐,衣衫褴褛,托尔斯泰就给他钱,有人告诉托尔斯泰,说那人是个骗子,托尔斯泰说:“我不是捐给他钱,我是捐给道义!”12. 列夫托尔斯泰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

    淮安市说: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内容 -
    喝白回复: 1、内容简述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2、作品简析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可以独...

    淮安市说: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
    喝白回复: 1.早期作品 早期(1851~1862)这是他的探索、实验和成长的时期.思想和艺术风格都在发展和变化,个别作品带有模仿的痕迹.他后来作品中的一些基调和特色也已初具雏型.托尔斯泰早在1847年起开始...

    淮安市说: 与列夫托尔斯泰同姓的著名俄国作家是谁? -
    喝白回复: 阿·托尔斯泰(大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小托尔斯泰)俄国有两个托尔斯泰,即老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和小托尔斯泰,阿列克寨.托尔斯泰.1945年2月23日,苏联作家阿.

    ……

    首页
    返回顶部
    广东生活网

    © 广东生活网 guangdong.xky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