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是什么节日的风俗

2025-05-23来自:门户网站

拜月中秋节的习俗。

祭月又称为拜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中秋节的其它习俗

1、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不一,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2、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3、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 中秋节拜月的意思是什么?拜月的意义
  •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

  • 拜月节是什么意思
  • 拜月节即指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代我国...

  • 关于月亮的习俗
  • 4、台湾托球舞:在台湾,少数民族同胞们中秋之夜会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日月潭”畔。在月光的照耀下,男女老少共同参与一项名为“托球舞”的游戏,以此欢庆佳节。5、赏月:中秋赏月习俗源远流长,起初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轻松愉悦的社交活动。在这一夜,月亮距离地球最近,显得格外圆润明亮。人们...

  • 拜月亮是哪里的风俗
  • 1. 拜月亮是江苏省扬州市独有的风俗。2. 中秋节(扬州中秋拜月)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民间风俗仪式,最早可追溯至周代。3. 这一仪式起初在宫廷中流行,随后被贵族和文人学士所仿效,并逐渐在民间广泛传播。4. 中秋节(扬州中秋拜月)的供品包括菱角、嫩藕以及各种时令水果,体现了季节特色和民间习俗。

  • 祭月是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这种祭礼有什么意义呢?
  • 中秋佳节拜月暗示着团圆、娱乐、幸福快乐。拜月是一种十分历史悠久的风俗,源于在我国一些地方的古代人对“月神”的钦佩主题活动,祭月是中秋佳节极为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时候慢慢演变为民间赏月、颂月主题活动,变成当代人期盼团圆、寄予对于生活美好心愿的方式。中秋节赏月、祭月是中秋活动的重要环节,民间...

  • 2021中秋拜月仪式的风俗有什么来历 此节日拜月吉祥喜庆-今日头条_百度...
  • 拜月习俗兴盛于上古之时,源于先民对月亮的自然崇拜和神化。在古人看来八月十五这天月亮最圆,自然是吉祥喜庆的兆头,自然就对神灵产生了敬畏之感。此节日拜月流程介绍 拜月流程是从古代开始就流传下来的,其中,拜月仪式流程分为这几部分:沐浴更衣、陈设、就位、祭月、上香祭酒、读祝、焚祝文及月光纸、...

  •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节日风俗
  • 中秋节的传统节日风俗有:祭月(拜月)、燃灯、赏月、追月、观潮、猜谜等。1、祭月(拜月)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

  • 为什么拜月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 记载明朝北京风俗的《帝都景物略》一书中,对中秋节祭月有详细的记载。京城之外,全国各地中秋拜月、全家团圆、吃月饼等习俗都很兴盛,吟咏中秋、感悟人生的宋词更是佳作迭出。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苏轼在“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对月而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

  • 与月亮有关的民间风俗有什么
  • 与月亮有关的民间风俗有:赏月、拜月、追月、吃月饼。1、赏月 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赏月活动更具规模。还指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看满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朝。2、拜月 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

  • 拜月乞巧的仪式是怎样的?
  • 月亮象征着团圆、浪漫,与七夕节的气氛甚为贴近,因此,在我国古代许多地区,还流传着拜月乞巧的风俗。农历七月初七前夕,相互熟识的女子们找到一起,商议拜月的相关事情。她们选出一位女子作为带头人,拜月仪式就在她的家中举行。拜月的供品也由这名女子代为购买,所花钱财大家共同承担。拜月前,女子们须...

    青阳县说: 中秋节各个民族有什么活动?风俗,要传统的,汉族就不用说了
    主板回复: 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英勇刚强,曾率领族人打败敌人,赢得了乡亲的爱戴.他死后,变成了月亮,给傣族人...

    青阳县说: 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及意义
    主板回复: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及意义,供大家阅读参考.祭月《...

    青阳县说: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什么意思? -
    主板回复: “男不拜月”是说,男人没有妇女“拜月”的习俗.农历七月初七.相传是天上牛郎与织女在银河相会的日子,俗称“女儿节”,又称“乞巧节”.这天晚上,女性们都要竟相在阳台、庭院,陈设...

    青阳县说: 福建中秋节的习俗 -
    主板回复: 烧塔.烧塔是流传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农村在过中秋节时开展的一项民俗活动.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

    青阳县说: 关于中秋节的来源? -
    主板回复: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

    青阳县说: 中秋节的习俗150字 -
    主板回复: 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青阳县说: 中秋节的来历? -
    主板回复: 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

    青阳县说: 中秋节有哪些习俗100字以下 -
    主板回复: 消费关系痴呆呆地地对地导弹地对地导弹地对地导弹地对地导弹地对地导弹地对地导弹当地日日日日日日日日问问问问了来了来了请问儿童与偶怕死的非常粗糙出差错痴痴缠缠痴痴缠缠痴痴缠缠痴痴...

    青阳县说: 说说下列节日反映了中国哪些文化习俗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泼水节 - 作业帮
    主板回复:[答案] 1:中秋节 中秋节以吃月饼表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十五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

    ……

    首页
    返回顶部
    广东生活网

    © 广东生活网 guangdong.xky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