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感人、育人、化人的巨大力量,对其他各育起着协调和推动的作用。它不光是艺术课和语文课的任务,也是数学课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对于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它结构的完整、图形的对称、布局的合理、形式的简洁,无不体现出数学中美的因素。而作为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数学本身又蕴含着探求未知世界,追求科学真理的功能。数学教学则应在师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美的因素得以体现。
数学美的产生,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审美对象的存在。即数学本身存在着美的因素;二是审美者的存在。数学教学过程则为数学审美能力的培养——数学美育提供了条件。数学审美能力是在数学审美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它主要包括数学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情感活动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认为中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美的教学情景,将数学活动变为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综合审美活动,从而使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我的尝试是:
一、创设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知美、欣赏美。
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我们知道,直观性是审美直觉的重要特点,它要求主体必须亲身参与和直接感受。任何优秀的作品和美丽的事物,光靠别人的转述或传达都不会产生真正的美感,只有亲身去看,去听,才会感受到震撼心灵的魅力。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调动再创造的联想和想象,设身处地生活在作品以及实践活动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
实践证明,直觉感受越深刻,学生学习兴趣就愈浓,审美教育的效果也愈好。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可用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电脑、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等引导学生增加直观形象感受,以形成学生丰富的审美观点。
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要在数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觉得自己所参加的活动非常有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小学低段的学生尤为重要。正如古人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对美好的事物总是十分感兴趣。因此我们可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创设美的教学情景,使数学课堂中的各种活动变得“有声”、“有色”,使学习活动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对小学低段的学生尤为有效。
二、在主体性教育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师应有一颗爱美之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敏锐、准确地发掘、提炼教学内容之美。创设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情景,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著名艺术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著名作家王蒙说:“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在小学各学科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正如数学家普罗克拉斯所认为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从形式上看,阿拉伯数字“1、2、3、4、5……”书写形式变化有序,就像一串美的音符,各种几何图形,富于对称之美,变化之美。从内涵来看,数学表达客观世界的高度抽象、概括,是任何语言所不及的,教师要悉心体会和挖掘,要有自觉的美育意识,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点,还要备审美点,并且要将其写入教学设计中,使之成为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除了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恰当补充一些美育内容。
学生的非形式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首先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是有源之水,是有本之木。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画面,让数学贴近生活,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以利于学生自主、和谐、全面的发展。因此实施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美显得尤为重要。我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或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善于对同学的回答进行评价,允许保留自己意见,引导学生多用“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方法是……,我认为……”的方式回答问题,保证在整节课中至始至终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在开放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美。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价值。教学时不要把教师和学生死死的捆在教科书上,让学生死记那些他们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例如,在建筑物中经常使用黄金分割理论。另外,数学成果与数学研究同样具有审美价值,从数学研究的内涵来说,数学研究成果也是一件艺术品,能够熏陶人的思想。2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原则 2.1 选取数学文化内容的原则 首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应积极遵循相关性原则,选取与数学知识相关...
在教学实际中数学和谐美有哪些体现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许多专家也认为:智力源于情感,情感支配智力。对人的成功而言,情感智力比通常的心智活动的进行和智力水平的提高,更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是其他任何语言所无法替代的。二、数学的和谐美体现在形式的简单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的统一 数学的...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联系实际,展现数学自然美 数学美的另一体现是它可以客观地反映自然美,大自然中的美都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细心观察日常生活和艺术活动,就会发现随处可见数学的自然美。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美和大自然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数学的魅力,从而在教学中形成主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通过“数学作品”的解读,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和谐、欣赏数学的美.总之,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离不开数学史,但又不能仅限于数学史,还应该有一些“非数学”的内容。教师只有结合学生实际,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努力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习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才能将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融入教材...
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美的元素在“数学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是数学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重要理念。数学教学要在数学知识和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美的因素得以体现。大家都知道,仅仅凭借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所得的美感只停留在表面和潜层,是不深刻的,必须在感知美的过程中产生相应情绪体验,才能通过各种美的体验和品...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实施方案因为大多数不专门与数字打交道的人在走上社会后,数学知识会渐渐淡忘,但数学文化的影响将长期存在于其头脑中,并会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体验数学文化、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从而实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一、开展数学美学教育。...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美,创造数学美让学生去研讨、解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的兴趣。总之,数学总是美的,数学是美的科学,追求数学美是数学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数学本身从形式到内容都充满了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和展示数学的美,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文化渗透如果能充分地利用数学文化,让学生接受它的熏陶,体会它的丰富价值,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培养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常常有“数学等于逻辑”的观念。数学教学过于关注知识、重结论,甚至有许多人认为数学是一门学习语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美篇 [展现课堂教学中的美]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它不仅让我们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还要求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教育,让学生通过感受欣赏美的事物、美的形象达到欣赏美、创造美的目的。那么,如何引导他们,我认为要从以下两点做到: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的思想情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
数学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数学中的逻辑推理非常严谨和精准。每一个结论都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每一步推导都是合乎逻辑的。数学的这种逻辑美在数学证明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欧几里得几何中的公理与定理构建了一个严谨的逻辑体系。三、抽象美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通过抽象,数学可以脱离具体的物理背景,揭示事物背后的本质属性...
万载县说: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10 -
爆炒回复: 一、创设情境,感知数学建模思想.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要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描述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
万载县说:
如何在小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课题申报书 -
爆炒回复: 一、具体工作及内容: 1、学习理论,提高素质. 课题组把学习理论,提高教师素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求实验教师从学习课题实验方案入手,继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相...
万载县说:
举例说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集合的概念 - 作业帮
爆炒回复:[答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集合思想的几点做法 集合是近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集合思想是现代数学思想向小学数学渗透的重要标志,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若是运用集合思想,可以使问题解决得更简单明了.集合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的数学家康...
万载县说:
培养数学能力的研究目的 -
爆炒回复: 1)数学史的科学意义 每一门科学都有其发展的历史,作为历史上的科学,既有其历史性又有其现实性.其现实性首先表现在科学概念与方法的延续性方面,今日的科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历史上科学传统的深化与发展,或者是对历史上科学...
万载县说: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爆炒回复: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继学习,对其他学得的学习,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不仅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懂得数学的价值学会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还可以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万载县说:
如何在班级中渗透美育教育 -
爆炒回复: 一、引导学生注意外表美班主任平时要注意自己的服饰,特别是在学生面前,衣着要朴素、整洁、大方.这样能给学生以端庄、沉稳的美好印象.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程度.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增强对衣着美的感知,使学生从穿...
万载县说:
如何在数学教育活动渗透品德教育 -
爆炒回复: 一、巧创情境,在导入新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不要生拉硬拽,...
万载县说: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爆炒回复: 新野县王集镇初级中学 聂晓渊 “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它告诉我们,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知识型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同时她也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明确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课堂是学生接...
万载县说:
浅谈新课标理念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 -
爆炒回复: 人教版数学新课标教材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大亮点.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
万载县说:
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 -
爆炒回复: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是众所周知的.数学哺育着人养成诚实、正直、严肃认真、踏实细致、机智、顽强等当今时代迎接挑战不可缺少的精神.因而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