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简介100字以下

2025-05-23来自:门户网站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公元1790年(清乾隆55年),徽戏开始进京。 以其优美动听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观众的欢迎。

京剧,曾称平剧,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拓展资料: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扮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京剧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程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四平调、反四平调、汉调等都从属于二簧,南梆子、娃娃调则从属于西皮。二簧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浑厚凝重;西皮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明快流畅。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使用胡琴(京胡)、京二胡、月琴、弦子、笛子、唢呐等,而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小锣、大锣次之。京剧的脚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现已不再立专行。各行当内部还有更细的划分,如旦行就有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之分。其划分依据除人物的自然属性外,更主要的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
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在三四百个以上,其中《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野猪林》、《二进宫》、《拾玉镯》、《挑华车》、《四进士》、《搜孤救孤》、《霸王别姬》、《四郎探母》等剧家喻户晓,为广大观众所熟知。新中国成立后,京剧改编、移植、创作了一些新的历史剧和现代题材作品,重要的有《将相和》、《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海瑞罢官》、《曹操与杨修》、《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黛诺》、《骆驼祥子》等。
京剧有“京派”和“海派”之分,不同时期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如清末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梅巧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刘鸿声、田桂凤、余紫云、陈德霖、王瑶卿等,民国年间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杨宝森、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周信芳、金少山等。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1]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1]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1]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已不再立专行。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在三四百个以上。[1]
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1]
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京剧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程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四平调、反四平调、汉调等都从属于二簧,南梆子、娃娃调则从属于西皮。二簧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浑厚凝重;西皮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明快流畅。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

2021—2—26

  • 京剧简介
  •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有“国剧”之称。以下是关于京剧的详细介绍:起源与发展:京剧起源于清代乾隆五十五年,由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湖北汉调艺人合作,并吸收了昆曲、秦腔等剧种的艺术元素,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

  • 京剧简介50字左右
  • 京剧,原名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首,主要腔调为西皮和二黄,以胡琴和锣鼓为伴奏。它被誉为中国国粹,广泛传播于全球,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京剧的中心地区是北京,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行当划分细腻,不仅反映人物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还突出性格特征。传统上,京剧行当...

  • 急!!!京剧简介(50~100字)
  • 京剧,作为中国主要的传统戏剧之一,其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起源于清朝中叶,当时徽调和汉调相继传入北京,并在此融合演变而成。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伴奏则以胡琴和锣鼓等乐器为辅。随着时间的发展,京剧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开来,成为了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京剧的名称也颇具...

  • 京剧简介
  • 京剧是徽,汉两个剧种在北京融合以后形成的产物。但在形成过程中,汉调实占重要位置。严格地说,汉调的声腔,板式,剧目,字韵等,是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徽班则是融会徽汉二调演员同台演出的"载体"。因此专家有谓:班曰徽班,调曰汉调。没有徽班,汉调演员无所依附,京剧很难形成。但是没有汉调演员,只有徽班,缺乏...

  • 京剧大保国剧情简介
  • 京剧大保国是一出以宋朝为背景的古装戏,讲述了宋代张文远在中原建立大保国的故事。皇帝驾崩,太子年幼,太子之母李艳妃暂理国事。李艳妃之父李良起意篡位,定下一计:约定暂代皇帝,等太子长大成人再还政。李妃欲从之,李良又命文武百官签字画押。老臣徐彦昭识破奸计,出面阻止,并号召其他官员拒签。但...

  • 介绍京剧(80字内)
  • 1、京剧简介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2、演变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

  • 京剧摘缨会剧情简介
  • 《摘缨会》这出戏虽然是一出骨子老戏,却已经有几十年没有上演了,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我们可以听到的前辈艺术家这出戏完整的资料只有1956年谭富英先生的一份演出录音,其他的就是一些零星的唱片录音。2017年纪念谭鑫培和谭富英两位梨园前辈,谭家重新整理演出这出戏作为纪念演出的大轴,也算是对前辈的...

  • 京剧简介?
  • 京剧是中国的戏曲艺术象征,被誉为”国剧”,具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传承。以下是关于京剧的详细介绍:起源与历史:京剧起源于清乾隆末期,融合了徽剧、汉剧、昆曲和秦腔等多种剧种。在徽班进京与湖北汉调艺人交流后,逐渐接受并融入了昆曲、秦腔等元素,同时加入民间曲调和北京方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

  • 京剧简介
  • 1、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2、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

  • 京剧行当 简介 一定要简介呀!50字~100字左右
  • 京剧行当,亦称角色,主要分为四大类:生、旦、净、丑。生行分为须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须生,即老生,扮演中年以上角色,根据角色性格与身份,细分为安工老生、靠把老生、衰派老生。红生,勾红脸,多为关羽、赵匡胤等角色。旦行则为女性角色,细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说: 京剧是什么意思? -
    电压回复: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说: 京剧的作文只要结尾急很急
    电压回复: 总之,京剧艺术极富魅力,只要细细鉴赏,就能发现无穷无尽的妙处来.我会继续看京剧、研究京剧的,并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朋友理解京剧,喜爱京剧. 现在的青年朋...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说: 课文《梅兰芳学艺》向我们介绍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那么,什么是京剧呢?用几句话把京剧的特点简 -
    电压回复: 京剧又称京戏,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京剧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剧 和汉剧,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剧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京剧于2010年,获选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说: 京剧和黄梅戏哪个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戏曲
    电压回复: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一说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市,另有一说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说: 中国戏曲的一般知识 -
    电压回复: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说: 我国京剧的流派及代表人物尽量简洁 100内 - 作业帮
    电压回复:[答案] 1、谭派.代表人物谭鑫培,专演老生.2、余派.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3、刘派.代表人物刘鸿声,演老生,以嗓音高亢著名.4、杨派.代表人物杨小楼,演武生,讲究“武戏文唱”.5、梅派.代表人物梅兰...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说: 京剧马鞭 介绍 -
    电压回复: 马斌是京剧中最具代表马斌是京剧中最具代表性的灶具聚马斌是京剧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具据说经马斌是京剧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具,据说,京剧中的马马斌是京剧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具,据说,京剧中的马鞭来源于马斌是京剧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具,...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说: 走进京剧的作文如何写? -
    电压回复: 以前,我对京剧一词十分陌生,只知道京剧是“咿咿呀呀”唱的.可自从老师对我们说有“国粹进校园”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时,我才对京剧有了更深的了解. 老师让我们去查与京剧相关的资料,我到电脑上一看,原来和京剧相关的资料这么多...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说: 中国传统戏曲介绍 -
    电压回复: 北京市:京剧 北方昆曲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 河北省:河北梆子 评剧 丝弦 老调 哈哈腔 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 武安落子 西调 蔚县秧歌 隆尧秧歌 定县秧歌 四股弦 唐剧 横岐调 上四调 山西省:蒲州梆子 中...

    ……

    首页
    返回顶部
    广东生活网

    © 广东生活网 guangdong.xky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