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对联的技巧

2025-05-25来自:门户网站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

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一般认为,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作者认为,这六要素可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总之,若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

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这种关系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对照,即所谓“反对”。如:

觉行圆满;功德庄严。(正对)
心平积福;欲重招殃。(反对)

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流水对”。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当然,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其内容是次要的。如: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常用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无情对)

总之,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最起码的要求,体现了最基本的对应性和关联性,故将二者称为基础要素。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两个要素。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

五蕴皆空观自在;
一心不乱见如来。

此联中,“五”和“一”都是数词,“蕴”和“心”都是名词,“皆”和“不”都是副词,“空”和“乱”都是形容词,“观”和“见”都是动词, “自在”和“如来”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或动词。一般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性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较严格。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

一心常忍辱;
万事且随缘。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

3.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如:

漏尽-飞身-去;
心空-及第-归。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不过,作者认为,节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意节奏。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指根据语意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声律节奏则是从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定位置的声调要求(平仄安排)。作者认为,为使概念明确,最好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分别用“节奏”和“音步”来表达。举例如下: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节奏)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音步)

当然,节奏和音步还是有密切联系的,二者经常是一致的。

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见六禁忌)。平仄相对,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如:

心驰-有外-实迷-有;身处-空中-不见-空。
○○ △△ △○ △ ○△ ○○ △△ ○(○表平声, △表仄声。)
答案补充
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对,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外,还有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如:

建-曼荼罗坛-修法;
于-阿兰若处-参禅。

直心-乃-万行-之本;
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宗-教义;
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以上诸联,其音步位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只有各分句的句脚与前一音步之间,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如:
答案补充 真身已过凡间望;妙法不堪小智听。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也交替)

正信起行真有佛;深心入解本无魔。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不交替)

平仄协调的要求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不以律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况下,更可以适当放宽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

【对联的写法】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如何写好对联,要注意下面四个方面:
一、要注意对联的字数与内容。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对联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对仗、平仄亦要求严格,本书将根据对联的规范,讲述与解析创作方法,供学撰联者参考。

窃国大盗袁世凯,在攫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做起了他的皇帝梦,但还没有等到袍笏登场,就一命呜呼了。他死后有人送了他一副挽联,联曰: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从字面上看,这副联并没有什么恶意,但仔细一读,上联为五字,下联为六字,这副挽联对不起来呀!有一个执事者看出了其中端倪,他暗暗对丧主说:这副挽联用意不善,是说我们袁公对不起人民啊!

这则小故事说明了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那怎样才能把对联对好呢?本人喜欢对对联,几乎每天都对二十个左右。也得到了一些朋友的认可和喜欢,现将一些心得和感悟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一下。

一,上下联的字数要是相同的,上联如果是一个字,下联也要一个字,这个大家都知道。
二,对联的词性要相同,名词要对名词,动词要对动词。比如说上联的第一二词是动词,下联的第一二词也要是动词。
三,上下联的声调要讲平仄。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平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也就是说上联收尾是仄声,下联收尾要是平声。对联的声律也要是相对的。但可以一三五个字是不用相对,二四六个字要严格相对。

四,对联分意境,机关,等种类。
意境联既一般常见对联,讲究的是上下联共同达到一种意境,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如风景、心情、感受等等。
机关联,又称暗联。是古对联里一种独特的,极富趣味性和知识性的一种。它一般都嵌入古今历史典故,人物名称和事迹,动植物和药材名称,天文地理专有名词,时事政治,成语,俗语,文字游戏等等。这个有些难度,如果上联嵌有机关,下联则要破机关,并且不能是凑数字,要通顺合理,要做到既工整又有意境。
五,就上下联的意境和气势而言,下联要比上联有气势,下联要能压倒上联。如果上联的意境不够,下联要把意境提上去。
六,上下联不能出现有相同的字,或是重了音。有时候也不能避免,但最好不要。
七,上下联所表达的东西要有关联。可以相承接、问答、延续、解释、肯定、否定等等。不能各玩各的,谁跟谁都没关系。但上联跟下联的意思也不能是一样的,这样的话那就没必要了,两相同的意思作对联也是大忌。

上面说的这些基本上都是古对联的写作技巧。现在人写对联我觉得不必太过拘泥。我认为对对联意境是关键。上联是很俗气的一句,如果下联能把意境提上去,也不失为一好联。
技巧是有了,也要注意平时文学知识的积累。特别是古诗词赋。记住一些佳句,对对联的时候我们可以套用这些佳句的模式,效果极佳。
大家认为怎样才能写好对联,请各抒己见,发表高论。

寡妇门前是非多

毛笔书写还是构思撰写对联?

  • 对联有哪些写作技巧
  • 技巧一:上下联平仄声相对:所谓“平仄声相对”,指的就是在一副对联中,上联与下联相对应的字或词,其平声和仄声,也要相互对应。以下面这幅对联为例。上联:青山不老下联:绿水长流 上联的青山,与下联的绿水,就是相对应的词。上联青山发音是“平平”,下联绿水发音是“仄仄”,这就是平仄声相对。

  • 对联的写作技巧(12种) \/ 查查362
  • 对联的写作技巧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其中,比喻法通过使用某一事物或场景来比喻另一事物或场景,使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联想。比拟法则是将事物视为人,或将一物比作另一物,以此增强表达的效果。夸张法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放大或缩小描述,突显其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衬托法则利用其他事物的对比...

  • 对联基本规则口诀 写对联的技巧与口诀
  • 1、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2、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3、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

  • 对联的方法和技巧
  • 写对联时应遵循平仄对应、意义相关、字数相等和语言典雅等方法和技巧。1、平仄对应:对联的上下联需在音律上保持平仄相间,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以达到和谐悦耳的效果。2、意义相关:上下联应表达相关或对照的意思,上联所提出的主题或情境,下联应有所呼应或补充。3、字数相等:对联的上下联需在字数...

  • 对对联的口诀
  • 对对联的口诀主要有以下这些:基础技巧口诀: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要对齐,不多也不少。内容相关:上下联意思得搭上边,别各说各话。词性一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得对上号。结构相同:主谓、动宾、偏正,句式得一样。声律和谐:仄起平收,平仄相间,念起来才顺溜。平仄规范:特别是二四六字,...

  • 对联的方法和技巧
  • 写对联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平仄对齐、意义相对、字数相等和语言优美。1、平仄对齐:对联的上下联在音韵上要求平仄相对。平声字对平声字,仄声字对仄声字,使得上下联在读音上达到和谐统一。2、意义相对:对联的上下联在意义上要求对应。对联的上联和下联所表达的意思应该是相关的,或者是对照的,或者是补充的...

  • 对联的写作技巧有什么?
  • 5.适时适地:对联的创作要考虑到节日、场合、对象等因素,使作品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如春节时可写春联,中秋时可写月饼联等。6.创意新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使对联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可以通过题材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创新。总之,对联的写作技巧要求我们在形式和内容...

  • 写对联的技巧有哪些?
  • 1.了解对联的基本结构和规则:对联通常由上联、下联和横批三部分组成。上下联的字数要相等,词类要对应,一般要求平仄相间。横批则是对上下联内容的总结或提炼。2.掌握对仗的技巧:对仗是指在对联中,上下联的字义、词性、声调等方面相互呼应、相互补充。通过对仗,可以使对联更加和谐、美观。常见的对仗方法...

  • 对联题的答题技巧
  • 对联题的答题技巧来啦,快拿起小本本记下来吧!字数要相等:上联和下联的字数得一模一样,可别弄错了哦。结构要相同:也就是说,上联的某个位置是名词,下联对应位置也得是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平仄要协调:平仄可是对联的灵魂,一般上联结尾用仄声字,下联结尾用平声字,这样...

  • 新手写春联技巧 写对联的一些技巧?
  • 4、书写春联时,应避免出现同位重字,这会使对联难以顺口朗读。同位重字指的是上下联中同一个字在相同位置相对出现,这是春联创作的大忌。5、写春联时还应避免异位重字,这是许多人在春联创作中容易犯的错误。异位重字指的是上下联中同一个字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只要记住这一点,通常不会犯错误。6...

    西藏自治区说: 对对联的规矩 -
    猕猴回复: 天文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 朝对暮,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

    西藏自治区说: 春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
    猕猴回复: 联既是根据我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我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但只有在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

    西藏自治区说: 对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猕猴回复: 一个完整的对联,是有6个雷打不变的基本特征(即6个相)所组成: 它们分别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和意义相关.出句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言之有物.2,联句流畅.3,句贵出新.4,机巧自然.如何出句1,...

    西藏自治区说: 对联怎么贴顺利迎进吉祥财 好运接来平安福 -
    猕猴回复: 面对贴对联的地方,自己的右手边贴上联,左手边贴下联. 上联:顺利迎进吉祥财 下联:好运接来平安福 对联的张贴撰写要求是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因为古代人写字是从右往左写的.这个方法现在在观看对联时候很难区分了,因为很多...

    西藏自治区说: 怎样自编对联 -
    猕猴回复: 对联的分类 清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把对联分成十个门类,即故事、应制、庙寺、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廨宇、学...

    西藏自治区说: 如何贴对联 -
    猕猴回复: 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那就要分清上下.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这样一来,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上,左手边的是下.再就是给对联分上下,对联是讲究平仄押韵的,遵循着仄起平入规则.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如下一副对联:各照衣物,此日国中君子少;休谈国事,当今世上鬼狐多.有押韵不求平仄现代写情事的新联一般遵循先小后大的意境规则判定. 再说说横批,横批的书写应该是自右而左(倒写),可现在更多则顺应潮流方便阅读写作了自左而右,不用赘语了.

    西藏自治区说: 对对联有什么窍门?对联是怎么来的?对对联有什么好处?这个对联怎么对:海上日出圆有缘,映的大地红扑扑 -
    猕猴回复: 注意事项: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

    西藏自治区说: 对联怎样贴 -
    猕猴回复: 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 其次是区分春联的上下联.一般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 一是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

    西藏自治区说: 对联中上联是贴在左边还是贴在右边 -
    猕猴回复: 如何正确贴对联 很多人家都贴上了对联.贴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对联的水平,常常反映了主人的学识.现在,对联也成批生产,虽然语言千篇一律,但做工精美,也算弥补不足. 有一件事要说一下,不管是自写对联,还是购买春联,可不要贴...

    西藏自治区说: 贴春联的讲究 -
    猕猴回复: 要说贴春联,北京人一般从腊月二十三之后就开始贴了,一直到大年三十吃年夜饺子之前都可以,大年初一就不能再贴了.老北京讲究,过了春节春联也不随便揭下来,而且贴得越牢越好,最好能够保持一年,来年春节前再贴春联的时候,贴在...

    ……

    首页
    返回顶部
    广东生活网

    © 广东生活网 guangdong.xky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