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15岁才成年,为何男人都娶十三四岁的?

2025-05-25来自:门户网站

古代女子15岁才成年,多在十三四岁就嫁人的原因,起初大多是为了补充人口,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婚姻习惯。




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对于男女结婚有年龄限制,女性不得低于20周岁,并且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实在古代,女子结婚的年龄要比这小的多,一般是在十三四岁。

追溯这个的原因,最初我认为是为了补充人口用的。而造成人口衰减的原因包括:连年爆发的战争、人的寿命普遍不长、天灾人祸等。

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长平一战中,白起指挥的秦国军队打败了赵国,之后就坑杀赵军四十万。这些可谓不是个小数目,并且都是男丁。还有就是唐代诗人笔下的“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更是将繁重的徭役社会背景描述的淋漓尽致,很鲜活的呈现在人的面前。

战争对于人口的消耗是显著的,特别是混战的时候,这些对于女子婚龄较低起到了巨大的需求,尽早的结婚,可以更好的怀上子嗣。

而另一点造成人口衰减的原因,还包括初生儿的死亡率。而初生儿的死亡率除了跟医疗条件有关外,还跟母亲的身体条件有关,健康的适龄的女子更容易怀孕,这是造成女子婚龄较低的另一个原因。

当然女子十三四岁结婚的最后一个原因,我认为还跟古代男子的神秘息息相关,在古代,普遍认为十三四岁是“豆蔻年华”,此时的女子如刚绽放的花骨朵,正是让人喜欢的时候。



在古代,女孩子十三四岁被称作豆蔻年华,婉如一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所以她们还未成熟,更不具备花儿应该绽放的美丽。但是如果花开了那就意味着要凋谢,即便再美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所以,女孩子十三四岁为人生的至美阶段,很朦胧。而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更是将十三四岁的少女描绘成一副如痴如醉的画面: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古代人口基数原本就不大,加上持续战乱不断,所以导致人口锐减,从而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在秦朝之前,很少有女子十三四岁就出嫁的情况,而经历了秦末农民大起义及楚汉之争,汉朝建立后全国只有两千万出头的总人口。

所以,朝廷不得不提倡早婚早育,并做为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施,目的就是刺激人口快速的增长,好恢复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如果百姓不响应朝廷的号召,自己家的子女到了十五还未出阁,那么就需要交纳多于平时五倍的赋税。

如此一来,老百姓迫不得已只能将女儿早点嫁人。因此,无奈的供需关系决定男子只能娶十三四岁的女孩子。

古时候二八年华是女子最好的年龄,而十三四的女孩也就差个一两岁,比标准值更嫩点,肯定很受欢迎。

这年纪少女正值情窦初开,这时候嫁人,既能保证她一生身体也好,心思也好,都属于一个男人。现在的小姑娘也是那时候就开始怀春了,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里不说交了几个男朋友,就是没男友的,动心思的也一排了吧。

所以,这也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对女性是极其不公平的。

不过从另一方面讲,少女十五六岁婚嫁也有好处,之后二三十年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的美,夫妻关系会很和谐,到没姿色时已经是几十年老夫妻了,感情会很稳定。现在都是赶在好年华的尾巴嫁人,结婚没几年就人老珠黄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婚姻不稳定。



事实上,在古代,十三四岁的女孩都会结婚。他们中的一些人正在等待男人们在订婚时做出选择。有些人甚至要生孩子。其根本原因是古人的寿命相对较短,所以结婚的时间会很早。

在“《周书》有句话:“从今以后,男人十五岁,女人十三岁以上应该及时结婚。”这是北周武帝的统治。汉代,男子的初婚年龄可能在14至20岁之间,而女子的初婚年龄可能在13至16岁之间。

据统计,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是17岁,男性是20岁。比如,甄子丹15、16岁时,曹丕的妻子嫁给了袁曦,司马昭的皇后司马昭15岁时嫁给了司马昭。当然,也有更早的,比如张飞的妻子13岁就结婚了。在古代,这种情况随处可见,但为什么在古代,任何年龄的人都想娶13岁或4岁的女孩呢?刚才提到了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十三四岁的女孩谈论结婚年龄。当时没有自由婚姻,他们的婚姻伴侣是由父母安排的。


世界上哪些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过上好日子?当然,有些人想从他们的女儿那里得到一些金银。我希望我女儿过得好。我会为女儿找一个有才华、有尊严、有钱的家庭。最重要的是对我女儿好。与此相应,他们要么是富二代,要么是成功的老一辈。所以他们13岁和14岁的女儿嫁给了不同年龄的男人。

那些想给女儿们买金银的人呢?他们不会对女儿那么好的。为女儿找男人的唯一办法就是有钱,能把钱给自己。所以年长的男人觊觎这些年轻漂亮的女儿,把她们娶回老家。

第三个原因是13-14岁的女孩是最好的,因为她们必须第一次结婚。与那些没有结婚或离婚的老剩女相比,她们是最好的选择。他们不仅年轻漂亮,而且听话聪明。世界各地的男人都喜欢年轻漂亮的女孩,这是不争的事实。



因为在古代15岁还没嫁人的女孩应该是皇上选剩下的。所以一般人都会在女孩14岁之前嫁人的。

说到古代婚姻,相信很多读者在面对求婚者时都会想到“父母的命媒人的话”和许多女性的自我介绍:“年轻女子二十八岁……”应该指出,“年方二八”一词来源于唐代李白的《江夏行》。这并不是说一个女人已经28岁了,而是说她已经16岁了。15岁和姬之后,女孩们将正式成年,她们将不得不谈论婚姻也就是说。

在历代,古代男人总是喜欢娶13或14岁的女孩很多读者可能会认为他们觊觎少女的美貌,但子媛需要强调的是,古代男人这么早结婚的原因并不全是出于爱情,而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他们不得不这么做,所以很多女人在成年之前就已经成为了人类女性。古人的寿命普遍较短。俗话说,“生命在过去70年里是罕见的”。

由于经济、医疗、保健等方面的落后,古人的平均年龄很少超过50岁而且,当国家陷入动荡、灾难、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时,也会夺走大量中青年的生命但是,古人非常重视后代的繁衍。所谓“不孝有三,无子最大”因此,古人结婚太早,不能尽快繁衍后代,以避免将来发生意外导致灭绝的可能性。

这些是国家一级的需要。至于上层社会的需要,无论是建宫殿还是建陵墓,都需要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这是建立在庞大的人口基础之上的,它促进了社会各阶层对后代出生的关注。



首先,古人的寿命普遍较短。俗话说,“生命能达到70岁是罕见的”。由于经济、医疗、保健等方面的落后,古人的平均年龄很少超过50岁。而且,当国家陷入动荡、灾难、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时,也会夺走大量中青年的生命。但是,古人非常重视后代的繁衍。所谓“孝有三,无子大”。因此,古人结婚太早,不能尽快繁衍后代,以避免将来发生意外导致灭绝的可能性。

其次,法院对劳动数量的要求日益增加。自秦朝以来,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一方面,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对各种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样,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来满足国家建设和上层社会的需要。例如,为了保卫匈奴,蒙恬奉命用大量工程修建长城,隋炀帝下令修建连接南北的大运河。这些是国家一级的需要。至于上层社会的需要,无论是建宫殿还是建陵墓,都需要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这是建立在庞大的人口基础之上的,它促进了社会各阶层对后代出生的关注。

另一方面,古代频繁的战争也需要大量的青年士兵和农民。众所周知,在动乱时期,军阀争夺的主要资源包括人口。毕竟,古代是冷兵器时代。这两个士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互相厮杀了。这样,那些能够控制更多人口的人,就会得到更多的粮食、草料和更多的士兵,在战争中赢得更多的胜利。三国时期刘备的“携民渡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古代统治者鼓励人们生活得更早,以便获得大量的人口。

在这些现实原因下,政府制定了相关的强制性政策。据《晋书·武帝志》记载,司马炎曾下诏,要求“女子制十七年不嫁父母者,由高官配”,意思是女子到十七岁未婚,则长官有权决定嫁谁。据《周郎传》宋书记载,“女子十五日不嫁,家眷坐在那里”,也就是说,在南北朝,女子十五岁不嫁,家眷坐在那里受罚。在开明的唐朝,也有一个规定,男子十五岁和女子十三岁或以上应该结婚。

在明朝,有一个很大的需要,因为有大量的浪费生产和大量的人需要丰富不难看出,在政府的强迫下,一般的妇女通常是在13或14岁,她的家人会找到一个男人给她。从现代人的角度看,女性早婚,但这一现象恰恰反映了女性在古代社会的卑微地位和悲惨命运。



  • 古代女子15岁才成年,为何男人都娶十三四岁的?
  • 古代女子15岁才成年,多在十三四岁就嫁人的原因,起初大多是为了补充人口,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婚姻习惯。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对于男女结婚有年龄限制,女性不得低于20周岁,并且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实在古代,女子结婚的年龄要比这小的多,一般是在十三四岁。追溯这个的原因,最初我认为是为了补充人口用的。

  • 古代女子15岁才成年,可为什么男子都娶十二三岁的?
  • 第二就是为了扩大人口增加劳动力。在古代因为战乱等缘故会导致男子的人数比较少,而女子比较多,所以就会实行三妻四妾,然后让女子多生下后代,增加劳动力。而且在古代的战争中,一个军队比较强大的话,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士兵。所以说在古代,每逢打仗就会下令要每家要出一到两个男子。最后就是古人的寿命...

  • 古代女子15岁才成年,为何男子却都争相去娶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呢?_百度知 ...
  • 中国古代人的寿命其实相对于我们现在来说真的是短很多的。所以很多人他们可能还没有成年就去结婚了。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的人寿命短,如果真的要到成年那个时候再去结婚的话,可能在很多人看来都会比较晚了。毕竟女人还要肩负着生孩子的责任。同时中国古代战争频繁,也经常需要去打仗。所以很多男人可能都...

  • 古代男子娶妻的时候 古人为何都喜欢娶十五岁以下的女子
  • 古人男人为何都喜欢娶十五岁以下的女子 古代男子在娶妻子的时候,一般选择15岁以下,这其实也是为了要生养,另外这也是当时的规定。根据最初的婚嫁年龄规定,这本身就是武王建立周期之后所确定,当时武王为了扩充军队人口增加人口,所以规定女子在15岁的时候就应该出嫁。如果到了20岁还没有婚假,这必然就是...

  • 在古代16岁成人,为什么现在是18岁成人。
  •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计算年龄的方法都是不变的。不过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所以在古代女子15岁成年,男子20岁成年,而现在男女都是18岁成年。仅此而已。

  • 古代女孩15岁才算成年,为何大多数14岁就嫁人了?
  • 十有五年而笄”的规定。也就是说,古代女孩子成年的年龄为15岁。而在大多数时候,女孩往往14岁就嫁人了,像刘兰芝一样17岁了才嫁人的只是少数。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来看,人体各项器官发育成熟才是成年的标志,普遍认为男孩到18岁、女孩到16岁才完成了发育。虽然此时已经具备了生育能力,但从科学的角度...

  • 古代女子15岁才成年,为何男子却都争相去娶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呢?_百度知 ...
  • 进行报复,这本书很邪门,当时很多人都说只要学习了书里面的内容,会导致个人人生的不幸。会出意外导致缺胳膊少腿儿,一辈子无儿无女孤寡一生,一传十,十传百,慢慢这种言论就流传下来了,听的人多了,信的人也就多了,慢慢也就没人敢看,也不愿意去看,所以就被封禁了。

  • 古代女子十三四岁就得嫁人,男子为何喜欢娶这么小的女孩为妻?_百度知 ...
  • 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一个问题,为何古代男子都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为妻,都这么猴急吗?古代女子一般十三岁左右就可以出嫁了,男子在十五岁左右就可以成婚。如果在晚一点就成“晚婚”了。大概有一下几种原因。第一种:战乱导致的人口缺失 在古代打仗那可是家常便饭的事,而战争的结果最直接的就是...

  • 古时候的男人,为什么都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为妻?
  • 其次,古代人的思想是非常封建的,就连皇宫当中所招纳的宫女年龄的限制都在15岁以内,大于15岁他们是不要的,因为在他们的眼中,15岁以上的女孩子就相当于现代人口中的大龄妇女了!如果女孩子到了十六七岁还没有结婚的话,那么家人就会非常的着急,甚至会被她人看不起。家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会把自己的...

  • 古代男子20岁行及冠礼,为何女子不是20岁行及笄礼?
  • 因为及笄是成年,女子如果等到20岁才成年,那么就会影响女子的婚嫁和生育。古代人成年时,往往会举行隆重的仪式。男子在20岁时会举行及冠礼,女子15岁时会举行及笄礼。明明都是成年,女子成年的时间比男子的快,这是为什么呢?1.女性比男性早熟。首先,从人体的生理构造来说,女性的身体往往是比男性的...

    泰兴市说: 古代对1~88岁人的不同称谓都是什么 -
    做饺回复: 古代年龄称谓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

    泰兴市说: 为什么古代男子娶二房叫续弦 -
    做饺回复: 1、故事传说: 续弦的来历 相传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他的妻子很赞赏他的琴技,常让俞伯牙弹给她听.后来俞伯牙的妻子得了重病,俞伯牙请医熬药精心地侍奉,可总不见效.俞伯牙常为此焦急忧虑,便无心思弹琴了. 妻子的病一天比一...

    泰兴市说: 古代的女子怎么这么容易怀孕 -
    做饺回复: 女性发育的早,古代倡导多生孩子,虽然在古代女性结婚早,一般在十五六岁结婚,但真正的性生活最早多在十八九岁,古时称童养媳.现在在农村和边远山区,经济落后地区,女孩在结婚也很早,...

    泰兴市说: 中国古人对各个数字的看法,最好从一二三开始 -
    做饺回复: http://www.mathchina.com/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1992 按年龄顺序排列: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0-1岁)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髫,...

    泰兴市说: 古代妇女是怎样扎头发 -
    做饺回复: 钗,把头发盘起来

    泰兴市说: 在古代男女几岁成年?几岁方可成亲? -
    做饺回复: 代男子十六岁成年,有十六成丁之说.结婚在十六之后,不限时间! 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十六岁可结婚.有“小女年方二八,闺中待字”,二八十六表示可结婚.

    泰兴市说: 古文中每个年龄段的称呼 及背景 -
    做饺回复: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

    泰兴市说: 像花甲,古稀等的这些古代文言文中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哪些? - 作业帮
    做饺回复:[答案] 古文中表示年龄的词语 襁褓(qiǎng bǎo):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二、三岁的儿童. 总角、垂髫:幼年儿童.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jī):女子十五岁(女子成年).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也是成童的代称.一般认为是十五岁以上. ...

    泰兴市说: 古代年龄称谓:垂髫 束发 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命 花甲 古稀! 耄耋 期颐 都表示 -
    做饺回复: 古人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男女,都有一些特定的称谓,比如经常听说的“豆蔻年华”中的豆蔻就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时候,当然,除了豆蔻之外,指代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也很多,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从出生开始的婴儿时期,一是三朝...

    ……

    首页
    返回顶部
    广东生活网

    © 广东生活网 guangdong.xky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