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竿入城和杀驼破瓮文言文比较阅读

2025-05-22来自:门户网站

1. 四清导航里的执竿入城和杀驼破瓮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执竿入城和杀驼破瓮

《执竿入城》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乃入城。

1、给文中这句话用“/”符号,划出朗读的节奏。

初 竖 执 之 不 可 入

2、你怎眼评价短文中的“老父”?这段文字给拉你怎样的启迪?

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1、初/ 竖 执 之/ 不 可 入

2、文中“老父”既有自作聪明、照搬经验的一面,又有助人为乐的一面

启迪:

认识一个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只有认识清楚事物,事情才能办成。

文言文《执竿入城》阅读题答案

⒈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字.⑴遂依而截之(带点的字事之):____.⑵亦不可入(带点的字是亦):____.

⒉“何不以锯中截而入”是什么意思?⒊这个执长

文言文《执竿入城》阅读题答案

⒈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字.⑴遂依而截之(带点的字事之):____.⑵亦不可入(带点的字是亦):____.

⒉“何不以锯中截而入”是什么意思?

⒊这个执长竿的人进城门时,先____,后____,最后听别人的话____才进了城门.(用自己的话回答)

⒋你有“执竿入城”的好办法吗?

(1)指杆 (2)进去

2 为什么不把杆从中间截开带进去.

3,先杆子碰到城墙进不去,后试了几次,最后听别人的话把竿子截成两半才进了城门

4,可以直着拿进去.

杀驼破瓮

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忧,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其用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1、解释下列句中被加上了括号的词.

(1)(昔)有一人:

(2)有一老人来(语)之:

(3)(汝)莫愁:

(4)即用(其)语:

2、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翻译句子后要添加句子的主语)

(1)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

翻译:

(2)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翻译:

3、养骆驼的人为什么会被天下人耻笑?要让骆驼的头从陶罐中缩出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其次是什么?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1、解释下列句中被加上了括号的词.

(1)(昔)有一人:以前,从前

(2)有一老人来(语)之:告诉

(3)(汝)莫愁:你

(4)即用(其)语:代词,代老人

2、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翻译句子后要添加句子的主语)

(1)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

翻译: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

(2)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翻译: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

3、养骆驼的人为什么会被天下人耻笑?要让骆驼的头从陶罐中缩出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其次是什么?

因为他盲目地听从那个老人的愚见,虽然把骆驼从瓮中中拉出来了,但是骆驼也死了.

把翁敲碎就可以了.

在陶罐的边缘擦点油,减少摩擦力,应该可以试试.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做事情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不能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要三思而后行.

2. 文言文:杀驼破瓮杀驼为何要破瓮

从前有一个人,先把谷子存放到了瓮中。

一头骆驼把头伸到了这瓮中吃谷子,头被卡在里面无法出来。骆驼的头出不来以后,这个人为此事忧愁。

有一个老人来告诉他说:“你不要忧愁,我教你一个方法,能让骆驼头出来,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出来了。”这个人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

后来已经杀死了骆驼,又把瓮打破。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道理 虽然在通常情况下,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往往能在做事时有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效果.但如果不加思考就接受别人的意见,连旁人的“馊主意”也言听计从,结果只能像那个笨人一样赔了骆驼又折了瓮。

3. 和破瓮救人一样的古文

原文:

杨光远之叛青州也,有孙某居围城中,其田庄在青州西。城闭既久,内外隔绝,食且尽,举族愁叹。有犬傍徨于侧,似有忧思。孙某曰:“家无粮,人且死,奈何?尔能为吾至田庄取米耶?”犬摇尾应之。

是夜,置一布囊,并简,系于犬背。犬即由水窦出,至田庄吠。庄人启门,识其犬,取简视之,令负米还,未晓入城。如此数月,孙某举族得不馁。后杨光远败,城开。

译文:

杨光远反叛青州的时候,有个姓孙的人被围困在城里,他的田庄在青州西侧。城门关闭了很久,内外隔绝,食物都吃光了,全族都愁苦叹息。有一只狗在旁边走来走去,似乎很忧虑的样子。孙某说:“家里没有粮食,人就要死了,怎么办?你能为我去田庄取米吗?”狗摇摇尾巴回应他。

这天夜里,(孙某)把一个布袋和书信系在狗的背上。狗就从排水沟出去了,到了田庄就叫了起来。庄上的人开了门,认识这只狗,拿下书信看了之后,让狗背了米回来,天还没亮就进城了。像这样几个月,孙某全家得以不饿死。后来杨光远败北,城门大开

4. 执竿入城的意思我很急反反复反复反复反复反复反复反复反复反复反复

鲁:古代国名,在今山东曲埠一带。

老父:古代称年老的人。 执:握,持。

俄:一会儿。 但:只是 计无所出:想不出办法来。

以锯中截而入:用锯子从中间锯断拿进去。 遂:于是,就。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自作聪明的人常是愚蠢的。 从中讽刺了 :那些自以为是而没有实际本领的人和那些缺乏主见,不会变通,只会盲目听信他人的人。

启发: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思维要活跃,不要片面与固执。

5. 阅读题夸父逐日执竿入城求阅读题夸父逐日执竿入城求

若对我的答案有疑问,采纳咱的答案。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14.本文选自 ,我们常用“夸父逐日”比喻 (3分) 15.解释文中加点词。

(4分)⑴夸父与日逐走 ⑵河、渭不足 ⑶北饮大泽 ⑷道渴而死 16。下列“其”字与例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弃其杖,化为邓林。

A.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C.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17.翻译下列句子。(3分)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18.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的品质?(3分)19。 请以神话故事为“夸父逐日”这个成语对一个下联:(2分)(三)鲁人执竿(8分)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选自《笑林》)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①执长竿:________ ②但见事多矣:________ ③遂依而截之:________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何不以锯中截而入?________ 22.对文中的老父,你是如何评价的?(3分)________参考答案14.(3分)《山海经》(1分) 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2分)15。 ⑴跑 ⑵黄河 ⑶到北方 向北 ⑷在路上 16.(3分)A17.(3分)(夸父)口渴了,想要喝水,又到黄河、渭水喝水。

18.(3分)勇敢、执着、甘于奉献 19.(2分)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女娲补天……20.(3分)①拿 ②只 ③于是 21.(2分)为什么不用锯从中间锯断拿进去呢?22.(3分)死脑筋,不懂变通,自以为是。 明明竹子顺着拿就可以进去,却非要出个馊主意将竹子截断,还自称“但见事多矣”。

6. 翻译古文杀驼破瓮

杀驼破瓮昔有一人,先瓮②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④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翻译: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

一头骆驼偷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

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

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

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注释?①选自《百喻经》。

《百喻经》的全部名称为《百句譬喻经》。天竺僧人伽司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百个故事。

②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③以为忧:以之为忧,为此事发愁。

④用:采纳。



  • 走进文言文大全
  • 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 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3. 走进文言文的作品目录 【阅读】黄琬聪慧【训练】1、杨修啖酪2、王戎识李3、诸葛恪得驴4、谢道韫咏絮5、曹冲称象 【阅读】陆绩怀橘【训练】1、黄香温席2、陈遗贮焦饭3、哑孝子4、郑人买履5、鲁人锯竿入城 【阅读】文徵...

  • 走进文言文的作品目录
  • 红毛毡 【阅读】神钟辨盗【训练】1、盲子窃钱案2、张佐治遇蛙3、焚猪见真情4、蜜中鼠屎案5、谜语一则 【阅读】鹦鹉灭火【训练】1、鳝救婢2、二鹊救友3、知恩图报4、蝙蝠5、杀驼破瓮 【阅读】鼠画逼真【训练】1、虎画2、正午牡丹3、朱元璋画像4、苏东坡画扇5、铁杵磨针 【阅读】范仲淹有...

  • 文言文启蒙读本33篇
  • 30《杀驼破瓮》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了瓮中的粮食,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

  •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129
  • 30、杀驼破瓮 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

  • 文言文启蒙读本答案
  •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 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及寓意(画蛇添足的故事和寓意)
  •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患之。有一老父来语之曰:女莫愁,吾教女出,女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复破瓮,如此痴人,世人所笑。外科医生[明代] 江盈科有医者, 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官,跪而请酬。裨将曰:镞在膜...

  •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11
  • 杀驼破瓮166.鲁人锯竿入城163.诸葛亮七擒孟获87 岳飞大败“拐子马”八.王安石改诗111.老农识画115李贺作诗下 编十一.苛政猛于虎97.钩刺狼腭177.县官智断撞车案99、成语129.贾逵旁听8.于令仪诲人47、抗敌31.曹植七步成诗109.鬼怕恶人153.猎人与猎狗122.钱若赓断鹅100.三令五申137.眉眼口鼻争能182.阿柴...

  • 谁有文言文启蒙读本整本的翻译啊
  • 30、杀驼破瓮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结果头被...34、鲁人锯芊入城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但是我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

  • 90字左右的文言文
  • 4. 140到148字 或者 90到98字的文言文,多一点 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骆驼入瓮食谷,首不得出。主人以为忧,无计可施。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忧,吾有以教汝出。”主人亟问:“法何?”老人曰:“汝当斩驼头,自当出之。”主人以为妙,即依其语,以刀斩驼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 走进文言文庸医
  • 谜语一则 【阅读】鹦鹉灭火【训练】1、鳝救婢2、二鹊救友3、知恩图报4、蝙蝠5、杀驼破瓮 【阅读】鼠画逼真【训练】1、虎画2、正午牡丹3、朱元璋画像4、苏东坡画扇5、铁杵磨针 【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训练】1、食粥心安2、鉴真东渡日本3、少年志存高远4、陈蕃有大志5、画龙点睛 【阅读】包惊几笃于...

    屯溪区说: 文言文《执竿入城》阅读题答案⒈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字.⑴遂依而截之(带点的字事之):____.⑵亦不可入(带点的字是亦):____.⒉“何不以锯中截... - 作业帮
    芝麻回复:[答案] (1)指杆 (2)进去 2 为什么不把杆从中间截开带进去. 3,先杆子碰到城墙进不去,后试了几次,最后听别人的话把竿子截成两半才进了城门 4,可以横着拿进去.

    屯溪区说: 截竿入城的寓意是什么?请写出本文寓意 从鲁人角度从老人角度 - 作业帮
    芝麻回复:[答案]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

    屯溪区说: 执竿入城主要讲了 -
    芝麻回复: 原文如下: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日:“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 入?”遂依而截之.载自三国·魏·邯郸淳《笑林》翻译如下:鲁国有个人拿着根长长的竹竿进城,起初竖着 拿,进不去城门,再横着拿,还是进不去,他再也 想不出什么办法.过了一会儿,来了个老头儿,时 他说:“我虽说不是圣人,但是经过的事情可多 了.你怎么不用锯子把竹竿从中间截开再拿进去 呢?”这人依照老头儿的话把竹竿截断了.

    屯溪区说: 执竿入城这篇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作业帮
    芝麻回复:[答案] “执长竿入城门者”是一个蠢人,做事不会思考,十分死板,不懂得变通,不会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这则笑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

    屯溪区说: 文言文《执竿入城》阅读题求答案⒈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字.⑴遂依而截之(带点的字事之):____.⑵亦不可入(带点的字是入):____.⒉“何不以锯中... - 作业帮
    芝麻回复:[答案] (1)指杆 (2)进去 2 为什么不把杆从中间截开带进去. 3,杆子碰到城墙进不去,后试了几次,截了拿进去 4,可以横着拿进去.自己画

    屯溪区说: 执竿入城这文章的阅读,帮忙! -
    芝麻回复: 1,执,拿;者,……的人;遂,于是,就;依,听从;之,代词,指长竿. 2,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截断了进去. 3,”执长竿入城门者”:愚笨,不知变通. ”老父”:自作聪明.

    屯溪区说: 文言文 截竿入城阅读答案 - 作业帮
    芝麻回复:[答案] 是不是《初中文言文读本》这本书? 如果是的话. 1、(1)执:拿 (2)俄:一会儿 2、(1)不可入 含义:进入 他义:进去 例句:于是入朝见威王 出处:《邹忌讽齐王纳谏》 他义:入朝 例句:乃入见 出处:《曹刿论战》 (2)计无所出 含义:办法 他义:...

    屯溪区说: .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日:”无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而入?”是文言文 - 作业帮
    芝麻回复:[答案] 执 竿 入 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

    屯溪区说: 截竿进城 阅读理解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 作业帮
    芝麻回复:[答案] 1:老人的办法是将竿锯断,大错! 2: (1):笨!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 (2):自以为是,自作聪明,乱指挥,弄巧成拙 ,但乐于助人.

    屯溪区说: 文言文执竿入城中的老父是个什么人这篇文言文中的老父是个什么样的人? - 作业帮
    芝麻回复:[答案] 自作聪明的人 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

    ……

    首页
    返回顶部
    广东生活网

    © 广东生活网 guangdong.xky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