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李星华,出自哪本书?

2025-05-23来自:门户网站

《十六年前的回忆》原文: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李大钊的简介: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出处:出自李大钊之女李星华的《十六年前的回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当时距李大钊遇难16周年。作者写此文是为记述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下坚持工作、不幸被捕,在敌人法庭上英勇斗争,最后壮烈牺牲的经过。

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一生为中国共产党做过多少工作,可写的感人事迹一定不少。但是,这篇文章在时间上,只选取了李大钊一生中,从1927年春天到4月28日被害的最后短短的两三个月,历时不长。

在内容上只写了三个片段:一是被捕前,一向慈祥、从不骂子女、而且有问必答的父亲,在火炉旁焚烧书和有字的纸时,对我的问题含糊其辞;二是被捕时,父亲面对粗暴、凶恶的敌人,不慌不忙,镇定自若;三是被捕后,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

但是,父亲对儿女的慈祥,对家人深沉的爱,对党的忠诚,为革命事业坚贞不屈、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依然栩栩如生,历历在目。这一切靠的就是作者对典型事例的精心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六年前的回忆



  • 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李星华,出自哪本书?
  • 出处:出自李大钊之女李星华的《十六年前的回忆》。

  • 《十六年前的回忆》出自哪里?
  • 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19...

  • 《十六年前的回忆》全文
  •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全文如下: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

  •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简介
  • 作者李星华,系李大钊之女。她于1911年11月21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920年夏,她随全家迁移至北京定居。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李大钊,导致李星华及其母亲和妹妹一同被捕,并在监狱中度过二十余日。课文背景:本文为李星华于1943年在延安所写的回忆录,适值其父李大钊同志逝世十六周...

  •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简介
  • 李星华,中国现代作家,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她在1943年创作了散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以此缅怀她的父亲。李星华于1911年11月21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920年夏随家人迁至北京定居。在李大钊牺牲后,她辍学回家照顾母亲和妹妹。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李星华和她的母亲...

  • 十六年前的回忆出自哪本书
  •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

  •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简介
  •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1911年11月21日,李星华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920年夏,随全家到北京定居。父亲牺牲后,辍学在家照顾母亲和妹妹。是李大钊的女儿。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了李大钊,李星华娘儿仨一同被捕,其兄...

  • 文章讲述了李大钊和女儿之间的什么故事
  • 该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11—1979年)同志在1943年写的,是纪念自己的父亲被害十六周年时所作的文章。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文章属于回忆式文章;文章运用了 首尾呼应、倒叙和对比的写作手法;文章是采用第一人称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 小学十六年的回忆思维导图图片语文
  • 应该是《十六年前的回忆》,思维导图:出处:人教版六下语文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李星华。《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段落大纲: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永远忘不了父亲的被害日。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写李大钊在局势危急的时刻仍留在北京坚持革命工作。第三部分(第8~17自然段):...

  • 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简介
  •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和被捕时的情形,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1911年11月21日,李星华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920年夏,随全家到北京定居,李大钊的女儿。

    偏关县说: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李华新在哪年写的 -
    忘了回复: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李星华在父亲——李大钊被害十六周年的纪念日写的. 【 备注:李大钊被害时间:1927年4月28日】(请采纳!谢谢!)

    偏关县说: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读书笔记急 - 作业帮
    忘了回复:[答案] (第8—17自然段)、法庭上(第18—29自然段)、被害后(第30—32自然段).教师在指导时,要有重点,多提统揽全文... (1)课文的作者是李星华,她是李大钊的女儿,文章是1943年写的,回忆了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 (2)李大钊的被难日是...

    偏关县说: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上学吧
    忘了回复: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现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的怀念.《十六...

    偏关县说: 李星华的代表作 -
    忘了回复: 《回忆父亲李大钊》《十六年前的回忆》.

    偏关县说: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主要讲了什么? - 作业帮
    忘了回复:[答案] 课文中心:《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和被捕时的情形,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怀...

    ……

    首页
    返回顶部
    广东生活网

    © 广东生活网 guangdong.xky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