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值得看的历史书盘点

2025-05-23来自:门户网站

最近很多人对中国的历史非常的感兴趣,但是光感兴趣是不行的,也还是需要好好学习的,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了,如果想学点历史知识,那么有哪些值得看的历史书籍呢?这个问题其实问得比较好,很有这个学习劲了,所以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做一个盘点,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看看吧!

一、引子

作为一名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日常里难免会遇到非专业人士对历史的各式解读,特别是在解构、戏说和穿越三股风潮盛行的当下。不过,这也不能尽数责怪他们,毕竟人家只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而且也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这时,出于对我们这类专业人士的信赖,他们时常会主动让你推荐几本好看的历史学书籍,藉此使他们过把瘾或开个眼。但头疼的问题往往出现在这里,什么是好看且专业的历史学书籍呢?

坦言之,接触了几年的历史学,称得上专业的书籍大部分都足以使普通的读者望而却步或览而生倦;而若以可读性的高下来排序推荐,又觉得有不少的书籍似乎称不上是纯历史学的内容。往往在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我们这帮所谓的专业人士也得不出什么好的答案,况且荐书和看书人的兴趣又是紧密相连的,在不清楚对方的程度之前,实在不好妄开书单。事出无奈,别人的一番盛情总不好以冷水浇之,至于此前的种种顾虑,这时也顾及不了太多,姑且为之吧!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这个书目。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书单所列内容只限于一般读者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所列书籍尽最大可能避免了类如国内一般教科书式的写法,至于史学研究所依靠的根基原始典籍,考虑到受众的问题,则未包含在内,因此全部是研究著述类 。

本书单共分6大类,内含百余个子题及相关书籍,原则上一人一作,个别优秀者除外。

第一单元的通史,试图将市面上现有较好的各类通史性著述融入其中;

第二单元断代史内容则相对精深化,个别断代史缺列书目,则是考虑到目前尚未有特别适合入门者阅读的著作,可参照通史来把握。

余下的四个单元,入选标准主要考虑的是著作的可读性 ,个别因为所涉及内容重要且难以替代,故一并列入。

此外,读者如有兴趣,不妨按照本书目所出列的作者按图索骥,进一步查阅他们的其他著作,因为这些人大都是近现代学林中的佼佼者,这里也只是择取了他们著作中可读性较强且篇幅也不大的著述。希望读者通过本书目能够对中国历史有一个较为可亲和可敬的认识 。

当然,任何书单都只能反映个别的视角和观点,而且亦总有缺漏之处,因此它也势必不能涵盖或替代其他类似的推荐,而这一点正是我最后要特别要强调的。

二、书目

(一)、通史:

1. 钱穆:《国史大纲》

2. 吕思勉:《中国通史》

3. 傅乐成:《中国通史》

4.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5. (日)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

6.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7.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8. (美)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国大历史》

9. (美)韩森:《开放的帝国》(可一并参阅卫三畏:《中国总论》)

10.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本书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通史,但论述脉络亦属通贯,且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某些特质有较为出色的分析)

附:看到不少朋友对阅读《国史大纲》感到困难,其实这本书确实不太好读。最好是有人做导读,建议大家可以先看其他通史或断代史,积累一些史实,之后再来看钱著。吕思勉《中国通史》也有同样的问题。

黄仁宇的书一度很热,但我没有选择《万历十五年》,其中的一个顾虑是觉得公众未必都读出了该书的深意。这里选择黄仁宇的两本书,略近於随笔集,很像是对每个朝代、某些事件的素描,有些观察也颇能抓住要害。如果想要了解黄仁宇的整体史学观点,建议读一读他的回忆录《黄河青山》。

至于他的数目字管理,争议很大,误解也很大。我比较赞同王家范先生的解读。

吕思勉的书确实不好看,大量引用史料,这对于古文训练较少的古者有难度。但考虑到他作为近代史学的重要学者,而且此书对国史的各个方面皆有简要的介绍,故而还是列在通史中,但不建议以此书作初阶阅读。他还有一本《白话本国史》,豆瓣上有读者做过比较:

吕思勉的通史有两部,为《吕著中国通史》和《白话本国史》,前者为教材性质,是后期成熟作品,是大纲性的著作,不过比《国史大纲》细密详实,文字精练,但较少趣味性,适合看惯了历史主流教材想尝尝鲜味的普通读者;后者为参考书性质,是早期作品,叙述详略参差不齐,很能体现吕思勉先生的卓越史识,适合稍高一点层次的读者阅读。

关于这一单元的阅读次序,我在评论区做过回答:

按个人此前对中国史积累的水平深浅而论,建议阅读顺序如下:

许倬云,傅乐成,韩森三本入门,目的在于积累史实,对国史有一概要性认识

钱穆,内藤湖南,费正清三本深化,重点关注中日美三国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差异

之后若做比较或对某问题有兴趣,再参以吕思勉,黄仁宇,谢和耐,王家范的论述等。

(二)、断代史(侧重政治) :

1.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另,关于三代以前文明可进一步参阅: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本卷由苏秉琦主编)

2. 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3. 张荫麟:《中国史纲》(三代至秦汉)

4.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

5. 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6.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7.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或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8. 姚大力:《天马南牧:元朝的社会与文化》

9.孟森:《明史讲义》、《清史讲义》

10.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11.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或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12. 陈志让:《军绅政权》或齐锡生:《中国的军阀政治》(民国)

13.《剑桥中国史》系列

14.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十卷本

15. 哈佛中国史系列

近当代史方面,有读者咨询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我在另一个回答中曾简要评述过这本书。作为纲要性的叙述,该书(非删节本)还是比较适合阅读的。

(三)、制度与文化

1. 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

2. 邢义田:《中国文化源与流》

3. 杜正胜:《中国式家庭与社会》

4.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5.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进一步可参阅氏著《国史新论》)

6.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7.周良宵:《皇帝与皇权》(关于皇权的特性以及其与士大夫的互动,亦可参阅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谢天祐:《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谢书的名字起得太有时代性,其实内容还是不错的,都是些君臣故事的汇集)

8. 朱自清:《经典常谈》(进一步可参阅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9. 余英时:《中国文化史通释》

10. 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1. 藤枝晃:《汉字的文化史》

12. 陈垣:《史讳举例》

13.刘乃和:《中国历史上的纪年》

14. 竺可桢:《天道与人文》

15. 江绍原:《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民俗与迷信》

16.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进一步可参阅赵元任:《语言问题》)

17. 费孝通:《乡土中国》(进一步可参阅氏著《生育制度》、《中国绅士》、《江村经济》)

18.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19.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

20. 巫鸿:《美术史十议》

21. 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22.沈从文:《古人的胡子》

23.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24. 商务世说中国书系:斋藤茂:《妓女与文人》、松浦章:《中国的海贼》、林巳奈夫:《刻在石头上的世界》、桥本敬造:《中国占星术的世界》等择阅

(四)、人物:

1.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去圣乃得真孔子》

2. 李开元:《秦始皇的秘密》

3.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4. 李贞德:《公主之死》

5. 宫崎市定:《宫崎市定说隋炀帝:传说的暴君与湮没的史实》

6.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陈龙川传》

7. 史景迁:《王氏之死》、《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8. 白谦慎:《吴大澄和他的刻工》

9. 茅海建:《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10 唐德刚:《袁氏当国》、《晚清七十年》

11. 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按此书论及胡适截止1929年,关于胡适此后的经历评 述,参看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

12. 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

(五)、空间地理与族群生活

1.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

2.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3. 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中国行政区划沿革》

4.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5. 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山杉正明:《游牧民的世界史》或文史知识编辑部:《中国古代民族志》

6. 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中译本《唐代的外来文明》)

7.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8. 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

9. 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10.王铭铭:《逝去的繁荣: 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11. 赵刚:《头目哈古》

12. 赖瑞和:《杜甫的五城》或桑原骘藏:《考史游记》

(六)、史学与文学

1.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或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

2.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及《古史辨自序》

3.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或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4. 张之洞撰,范希曾补正:《书目问答补正》(辅助参考《黄永年文史五讲》)

5. 柴德赓:《史籍举要》

6. 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

7. 严耕望:《治史三书》

8. 王国维:《人间词话》(进一步可参阅《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

9.俞陛云:《诗境浅说》

10. 闻一多:《唐诗杂论》、《神话与诗》

11. 鲁迅:《魏晋风度及其他》

12. 周作人:《知堂书话》(孙犁:《耕堂读书记》)

13.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书简》(抑或宗白华:《美学散步》)

14. 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

15.叶嘉莹:《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或氏著其他作品

16.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的往事再现》

17.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择阅

18. 林庚:《西游记漫话》

19. 金庸:《鹿鼎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择阅,(建议以倪匡《我看金庸小说》一书为导读)

20.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



  • 中国最值得看的历史书盘点
  • 中国最值得看的历史书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一、通史 钱穆:《国史大纲》 吕思勉:《中国通史》 傅乐成:《中国通史》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国大历...

  • 中国最值得看的历史书盘点
  • 吕思勉的通史有两部,为《吕著中国通史》和《白话本国史》,前者为教材性质,是后期成熟作品,是大纲性的著作,不过比《国史大纲》细密详实,文字精练,但较少趣味性,适合看惯了历史主流教材想尝尝鲜味的普通读者;后者为参考书性质,是早期作品,叙述详略参差不齐,很能体现吕思勉先生的卓越史识,适合稍高一点层次的读者阅读。

  • 中国历史十八部最重要的文化典籍,古代著名典籍盘点!
  • 1. 《永乐大典》——百科全书类。这部由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永乐大典》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2. 《四库全书》...

  • 中国历史十八部最重要的文化典籍,古代著名典籍盘点!
  • 4. 天工开物 - 明代科技百科全书 这部综合性的农业与手工迟哗业著作,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瑰宝,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5. 齐民要术 - 农学的基石 贾思勰的这部农学经典,作为最早完整的农书,奠定了中国农业科学的基础,影响深远。6. 农政全书 - 徐光启的农业巅峰 这部巨著汇集了农业...

  • 中国古代十大重要典籍 古代著名典籍盘点 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典籍有哪些...
  • 《春秋》这部历史典籍,记录了鲁国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通过阅读《春秋》,我们可以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思想精髓。它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也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

  • 通阴阳、知天文、晓地理,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奇书
  • 中国古代十大奇书包括:《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不仅是占卜之书,更是哲学与宇宙观的瑰宝,深刻展示了古人对变化和秩序的见解。《阴符经》:道家经典,融合了养生、政道与兵略,以其隐喻和深远影响,被尊为修道者的必读之作。《道德经》:老子的哲学巨著,被誉为万经之王,对道家思想有...

  • 通阴阳、知天文、晓地理,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奇书
  • 《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不仅是占卜之书,更是哲学与宇宙观的瑰宝,展示了古人对变化和秩序的深刻理解。《阴符经》——道家经典之作,融合了养生、政道与兵略,以其隐喻和深远影响,被尊为修道者的必读。《道德经》——老子的哲学巨著,以其深邃的智慧,被誉为万经之王,对道家...

  • 中国古代十大重要典籍 古代著名典籍盘点 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典籍有哪些...
  • 《周易》作为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尚书》汇集了上古时期的文献,是研究早期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资料;《诗经》记录了古代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礼记》则是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文献,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春秋》、《左传》则是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史书,为...

  • 必读的中国经典书籍大盘点
  •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历史悠久,中国名人也很多,他们所撰写的书籍也很多成为了经典,流传下来至今。而这些书籍相信大家都有阅览过,也知道一些,对于中国的经典的书籍有很多都值得大家去了解的,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值得读阅的经典书籍。1、西厢记 2、桃花扇 3、牡丹亭 4、道经 5、三字经 6、庄子 7...

  • 中国古代十八部最重要的文化典籍 古代著名典籍盘点
  • 8、《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集大成之作,详细记载了药物的功效与应用,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9、《黄帝内经》:西汉中晚期成书,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的医学典籍,对中国古代医学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医之始祖。10、《千金要方》:中国古代中医...

    三元区说: 推荐几本比较好的历史书吧!?
    加减回复: 《汉朝旧事》是一本很好的很有见解的一本书,作者用比较风趣的口吻来述说真实的历史!在腾讯书城能找到!

    三元区说: 从古至今最完整的历史书 -
    加减回复: 中国历史书

    三元区说: 近期对想了解下中国史书,有没简单易懂的帮忙推荐下 -
    加减回复: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

    三元区说: 说说比较好看的有关历史的书 -
    加减回复: 我推荐《大国崛起》系列,不说中国,有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荷兰,葡萄牙西班牙,以及俄罗斯. 还有《图说天下》系列. 另外还有《左传》《吕氏春秋》《三国志》《东周列国传》《正说清十二帝》《易中天品三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汉书》《后汉书》《蒙古秘史》…… 我只看过这么多,可能还有,一下想不起来了. (对了,《明朝那些事》不是正史,书前不是写了加入了小说的笔法,以历史为线索…………) 满意就追些分吧!

    三元区说: 近来有什么好看的历史书?
    加减回复: 《王立群读史记》,《明亡清兴六十年》,《易中天品三国》,这些书都很好哦! 还有罗周写的《诸葛亮》 张文洲写的《布衣天子:刘邦》 毛佩琪写的《永乐大帝朱棣》 任士英写的 《 正说唐朝二十一帝 》 杨小白写的《越王勾践》 (只供参考)

    三元区说: 比较好的研究历史的书籍 -
    加减回复: 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严格说都不属于历史书籍.如果你对相关年代纪事感兴趣,可以看《三国志》和《左氏春秋》、《东周列国志》、《战国策》等.研究历史仍须以正史为主,野史小说笔记等虽然在一...

    三元区说: 想深入了解历史,应该看什么书?要比较全面的,不能太枯燥.二十四史除外. -
    加减回复: 深入了解历史?你现在属于啥水平?理论类的有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严耕望《治史三书》,三个版本的《史学概论》,黑格尔的《历史哲...

    三元区说: 一个历史盲想彻底了解历史,该看什么书 -
    加减回复: 如果只是作为一个基本的了解,我觉得《上下五千年》就够了,这套书相对比较浅显,且基本是以历史重大事件因素为主线,对于初学者且只是了解的话,相信是够了的.至于《二十四史...

    三元区说: 各位兄台能不能给我列一份中国所有史书的名单,按历史的先后顺序排列 -
    加减回复: 二十五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

    三元区说: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史书??? -
    加减回复: 中国最老的史书应该是《尚书》吧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光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汉书》(东汉·班固) 多了啊,来个...

    ……

    首页
    返回顶部
    广东生活网

    © 广东生活网 guangdong.xky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