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在珊溪抗战的作文300字

2025-05-22来自:门户网站
刘英(1905-1942)男,汉族,江西省瑞金县人,中共党员。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连政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第三次反“围剿”后调任红5军团第15军44师政委、红9军团第3师政治部主任、红7军团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身经百战,屡建战功。1934年7月起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主任、红10军团第19师政治委员、军团军政委员会委员、军团政治部主任,随部转战闽浙皖赣边。1935年1月,红10军团在赣东北怀玉山区遭敌重兵包围,损失惨重。2月,奉中共中央指示与粟裕率余部组成挺进师,任师政治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书记,率部进入浙江南部,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先后领导开辟浙西南、浙南游击根据地,任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兼闽浙边省军区政治委员。在远离中央、孤悬敌后的险恶环境中,领导闽浙边军民挫败国民党军多次“清剿”,坚持了3年极其艰苦的游击战争。全国抗战爆发后,历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华中局特派员,指导闽浙赣地区革命斗争,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卓有成效。1942年2月,在温州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同年5月18日,在永康英勇就义。

由于家境贫寒,刘英9岁时才进入本村群德小学读书。1916年小学毕业后,在同族的资助下,到瑞金县城读高小。191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高小毕业。这时,家境更加困苦,父母不愿增加同族的负担,他只得辍学在家。但他仍勤奋自学,曾在家里的墙上题了一首自勉诗,其中有两句是:“夜静书为友,春深笔吐花。”
1924年,刘英到松山小学(原群德小学)任教,大大地开阔了眼界。他除了看到闽西出的《岩声报》外,还看到了《新青年》、《向导》和《改造月刊》等进步刊物,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1927年,刘英离开了松山小学。不久,他同两名青年合伙,借资在瑞金城里开了家小米店,想借此糊口。但经营年余,米店亏损关门。这时,他结识了以行医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的中共瑞金县地下组织负责人之一的邓生文。刘英经常听邓生文讲述革命道理,觉悟不断提高,并协助邓生文做了一些革命工作。
决然赤心献革命
1929年4月1日,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长汀进驻瑞金县城。他(当时叫刘声沐)便同本村青年刘德连一起参加了红军,并从此改名刘英。参军时,他还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献身革命的决心:“幼时不知路,今日上坦途。赤心献革命,决然无返顾。”
刘英参加红四军后,先在军部担任会计,不久担任了军供给部出纳股股长。同年9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毛泽东同志把他调到军部搞文书工作。在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的亲切教诲下,他成长很快,先后担任过红军的连指导员、营政委、团政治部主任和团政委。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刘英调到新成立的红五军团任第十五军四十四师政委(该军后编入红一军团)。
1932年4月,刘英跟随毛泽东同志率领的东路军东征漳州。在漳州工作的40多天中,他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指导下,受到了一次全面的锤炼,并对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战术和策略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1933年11月,刘英调到九军团工作,先后担任三师、十四师政委。不久,他又被调到七军团,担任军团政治部主任。
1934年7月初,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由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立即向闽浙赣皖等省出动,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发展那里的革命局面。刘英被任命为先遣队的政治部主任。
1934年7月6日晚,红七军团6000多健儿从瑞金出发,开始执行北上抗日的任务。刘英和参谋长粟裕等协助军团长寻淮洲转战于闽东、闽北和浙西南地区,并一度攻入江山县城,这是他第一次到浙江。11月4日,北上抗日先遣队在重溪地区接到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将红七军团和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及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红十军团,以组成更强有力的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下辖3个师,原七军团改编为第十九师,刘英被任命为红十军团的政治部主任,兼任十九师政治部主任,并随十九师行动(由于战事关系,此时两个部队尚未会合整编)。
11月18日,十九师离开重溪向皖南进军,沿途捷报频传。12月10日,方志敏率领二十、二十一师到达安徽歙县的汤口地区,在此与奉命南返的十九师会合。为了统一领导红十军团和创造新苏区,他们根据苏区中央分局的命令,决定组成以方志敏为主席的5人军政委员会,作为先遣队行动区域内党、政、军的最高领导机关,刘英为5人军政委员会成员之一。
1935年1月,党中央指示苏区中央分局,命闽浙赣省委立即以先遣队突围的部队为基础,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深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吸引和打击敌人,策应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配合友军行动,保卫闽浙赣苏区;在浙江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新的苏维埃革命根据地。2月,挺进师正式组成,由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委。
在组建挺进师的时候,刘英和粟裕等领导同志认真分析了浙江的地理位置、地形与群众基础,选定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地区,作为创建游击根据地的第一个目标。
3月初,刘英、粟裕率领挺进师到达闽北苏区的崇安县坑口和车盆坑,进行了半个月的政治军事训练。当时,鉴于挺进师将单独深入到白区和敌人长期作战,决定成立挺进师政治委员会,作为挺进师行动区域内最高的党、政、军领导机关。政委会由刘英、粟裕等9人组成,以刘英为书记。3月下旬,挺进师进入浙西南。
4月下旬,挺进师在景宁县(现属庆元县)的斋郎地区,以五六百人的兵力,英勇抗击浙、闽两省保安团和地主武装3000余人的分进合击,杀伤敌军300余人,俘虏约200人,浙保第一团团长李秀被打断了手,率部仓惶逃窜;闽保马洪琢部感到孤立无援,也狼狈逃走。斋郎战斗,是挺进师进入浙江后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关键性的一仗。这一战斗的胜利,迫使龙泉河以南之敌由攻势转为守势,龙泉河北面的敌人也比较空虚,从而为开辟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5年5月初,刘英在政和主持召开政委会会议,成立了浙西南特委和龙浦县委,这是政委会在浙江建立的第一个特委和县委,为浙西南党组织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他还和粟裕一起热情地团结教育了当地群众领袖陈凤山、卢子敬等领导的农民群众,并发展陈凤山、卢子敬等先进分子入党,使来自外地的挺进师部队很快就与当地的革命力量密切结合起来,有了初步的依托。同时,挺进师也由500余人发展到近千人。这些胜利,标志着挺进师已在浙西南站住脚。初步实现了党中央交给的开辟新的浙西南根据地的任务。对此,蒋介石急急忙忙任命卫立煜、罗卓英为“闽赣浙皖四省边区剿匪总指挥部”的正、副总指挥,动用近40个团的兵力,开始对浙西南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大“围剿”,妄图围歼我挺进师,彻底摧垮我浙西南游击根据地。
10月初,挺进师主力和中共闽东特委叶飞领导的革命武装胜利会师。由于双方都和上级及中央失去了联系,所以这次会师,对双方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在联席会议上,大家都认为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总的领导机关,来统一部署浙闽边的工作,在战略上互相协调,互相策应,以彻底粉碎敌人的“围剿”。经双方协商,不久即成立了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刘英任书记,粟裕任组织部长,叶飞任宣传部长。同时,相应成立了闽浙边临时省军区,由粟裕任司令,刘英兼任政治委员。
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后,面对敌人力图集中力量摧残我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反革命策略,决定立即着手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以分散牵制敌人。除令北渡瓯江的第一纵队加紧向浙东地区(包括苍山南北地区)发展外,重点放在开辟浙南地区的游击根据地。局面打开后,刘英带少数武装和省委机关在瑞(安)平(阳)泰(顶)地区开展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工作;粟裕则率领武装部队在浙闽边进进出出,吸引和打击敌人,以掩护省委开展工作,并支援浙西南地区的斗争。
但是,当敌人知道红军主力不在浙南地区后,平阳、泰顺等县的敌军就经常以连、排甚至以班为单位出来骚扰,气焰十分嚣张。为了保护群众的利益和革命热情,刘英决定给敌人严厉的打击和惩罚。不久,刘英率省委机关和特务班在泰顺的白姑庵一举击溃了浙江保安团的一个连。接着,又消灭了出来骚扰的敌军第九师的两个排。经过两次战斗,特务班发展成了特务队。
坚贞不屈英魂存
1936年6月,“两广”事变发生,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调离浙江,形势对我十分有利。8月,为进一步开展浙江的游击战争,刘英在福鼎县李家山主持召开了临时省委扩大会议。
7月下旬,粟裕率挺进师至力由浙西南回到临时省委所在地。8月19日,刘英、栗裕率部队在李家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全歼敌浙保五团一个连,生俘敌连长以下60多人,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战斗结束后,刘英亲手用刺在李家山村中的两棵红枫树上刻下了“打破旧世界、建立苏维埃!”两行大字。刻完之后,刘英意味深长地说,“等这两棵树上的字长合的时候,也就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时候。”围观的战士和群众听了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英历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华中局特派员,指导闽浙赣地区革命斗争,积极开展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宣传和组织抗日救亡,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多项工作,受到各界爱国人士的瞩目。周恩来曾称赞:“在东南战场上,浙江是站在前进的地位,是值得其他各省效仿的。”1942年2月,刘英在温州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同年5月18日于永康方岩马头山麓英勇就义,时年37岁。毛泽东曾深情地说,刘英“为人民而牺牲,人民就会永远纪念他”。

  • 刘英在珊溪抗战的作文300字
  • 刘英,一位在珊溪抗战中英勇无畏的战士,用他的血汗和勇气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战斗篇章。珊溪,这片曾经硝烟弥漫的土地,见证了刘英和他的战友们与日寇的殊死搏斗。珊溪抗战时期,刘英作为一名勇敢的士兵,始终冲锋在前,不畏艰险。在激烈的战斗中,他多次身先士卒,带领战友们突破敌人的防线,为部队...

  • 刘英在珊溪抗战的作文300字
  • 刘英在珊溪抗战 刘英,是珊溪抗战中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他的事迹令人动容。英勇冲锋:在珊溪抗战的烽火连天中,刘英始终冲锋在前,不畏艰险。他多次身先士卒,带领战友们突破敌人的重重防线,用血汗和勇气谱写了壮丽的战斗篇章。战术卓越:除了战斗勇敢,刘英还具备卓越的战术头脑和领导能力。在关键时刻,...

  • 刘英在珊溪抗战的作文300字
  • 8月,为进一步开展浙江的游击战争,刘英在福鼎县李家山主持召开了临时省委扩大会议。7月下旬,粟裕率挺进师至力由浙西南回到临时省委所在地。8月19日,刘英、栗裕率部队在李家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全歼敌浙保五团一个连,生俘敌连长以下60多人,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战斗结束后,刘英亲手用刺在李家山村中的两...

  • 狐狸和老猪的童话故事作文
  • 在这个夏令营里,珊溪革命教育基地刘英纪念馆是我们最好的去处。老师带领着我们走上台阶,穿过怀英门,来到纪念馆。我看到刘英同志的塑像矗立在花园当中,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正视前方,面带微笑,好象刚刚打了胜战一样。走进馆内,有不少文物和图片有次序地摆列排放着,供我们参观。我在一幅画前停留了下...

  • 夏令营心得总结1000字
  • 在这个夏令营里,珊溪革命教育基地刘英纪念馆是我们最好的去处。老师带领着我们走上台阶,穿过怀英门,来到纪念馆。我看到刘英同志的塑像矗立在花园当中,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正视前方,面带微笑,好象刚刚打了胜战一样。走进馆内,有不少文物和图片有次序地摆列排放着,供我们参观。我在一幅画前停留了下来,这幅画上记载...

    龙凤区说: 你想对战士先烈们说些什么?100字 -
    芝麻回复: 亲爱的革命战士,你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保卫了我们的祖国,使我们后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你们就像是一颗大树,默默站立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为我们遮阳,为人民服务;你们就像是一座古桥,恪尽职守,被人踩在脚底,也从不言语;你们就像是天上的太阳,永远照耀着我们,即使离我们很遥远,你们依然给我们温暖.你们无私的奉献,让我心生敬佩.我会永远将你们铭记在心.感谢你们的付出,给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

    龙凤区说: 一个抗日爱国故事(400)字 -
    芝麻回复: 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为牵制日本关东军入关,配合、支援全国抗战,杨靖宇率抗联第一路军主动出击,制定袭击奉海铁路(沈阳至梅河口)作战计划,进行了新宾...

    龙凤区说: 800字作文:《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读后感 - 作业帮
    芝麻回复:[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读后感 谈爱国并不是虚伪,夸夸其词.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爱国主义.诗人用柔情化... 可全天下的百姓将那些话刻在了心中.闻一多先生用自己的笔写下尖锐的文章来对抗国民党特务冰冷的手枪.先生参加到革命战...

    龙凤区说: 抗日作文200—300字 -
    芝麻回复: 伤疤是怎么来的?”爷爷笑道:“这是爷爷的军功章啊!”爷爷慈祥的笑着,抚摸着我的脑袋,继续说道:“爷爷年轻的时候投身革命,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从此保家卫国就成了爷爷时刻不忘记的使命.每一...

    龙凤区说: 牢记历史,爱我中华800字起的作文 -
    芝麻回复: 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轰轰烈烈的史诗.在这部史诗里,充满了我们整个民族的自豪、屈辱、敬佩、景仰和快乐……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而在近代的100多年里,历经...

    龙凤区说: 人与人互相帮助的故事 -
    芝麻回复: 在现实中这样的事例真是举不胜举.如果你是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可以和同学互相帮助解决,如果遇到困难时,可以相互帮助解决;如果你是一个职工,当你遇到工作上的困难,经济上的困难,在社会...

    龙凤区说: 写一篇作文,"战争"战争时期的真人真事,不少于400字. - 作业帮
    芝麻回复:[答案] 诺尔曼·白求恩是加拿大劳工进步党 党员、国际著名的外科医生.为了帮 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于1938年初 不远万里,突破重重阻挠,来到延安 ,同年 6月进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带领流动医疗队活跃在山西、河北两 省.他总是不顾危险,亲临前...

    龙凤区说: 我要一篇周记,题目是在寒假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小学五年级的)
    芝麻回复: 最快乐假期 放寒假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虽然寒假表面上看来没有很大的意义,但实际 是冬去春来,新春万物皆换新的时刻,也是新年的到来.每年这个时刻,我们会充 满期待、反省和报负. 所以寒假里对学生而言,我们都希望学业和品性都...

    龙凤区说: 综合东方主战场,谈谈对爱国的理解300字 -
    芝麻回复: 中国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是无穷的,纪录片《东方主战场》第七集“大地坚韧”以宏大的叙事风格展现出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站在中国人民的角度来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而回...

    ……

    首页
    返回顶部
    广东生活网

    © 广东生活网 guangdong.xky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