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

2025-05-22来自:门户网站

1.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失亲得学】

【原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译文】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2. 七年级下和课内文言文有关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卿今当涂掌事( )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④及鲁肃过寻阳( )

(2) 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填空。

本文选自《 》,这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主持编纂的一部 。文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治经”可解典”。“经”,指《易》《 》《 》《 》等书。

(4) 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案: (1) 分值(2分)①当道、当权 ②推托 ③通“耶”,语气词 ④到了……的时候

(2) 分值(4分)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3) 分值(3分)资治通鉴 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 《诗》《书》《礼》《春秋》(写出其中三个即可)

(4) 分值(3分)提示: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3.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快快

一)荀巨伯探友(译文)

他远道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逢胡人攻打城池。朋友对他说,“我今天就要死了,你可以离开了。”荀巨伯说,“我远道来是看你的,你让我离开,败义求生,怎么是我的行为呢?”胡人来了问他,“整个城市都空了,你是什么人,敢独自留下?”他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宁可用我的生命来代替我朋友的。”胡人说:“我们无义之人进入了有义之国。”于是退兵了。全城都得以保全。

1.①告诉 ②离开 ③用 ④于是,就

2.C

3.例如:荀巨伯不忍丢下有病的朋友独自避难,而且愿“以我身代友人命”,这种把情义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二)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他说:“你想读书吗?”原对答:“我没有钱交学费啊!”师曰:“童子若有志有此,我愿收你为徒教你读书,不收学费!”于是原就进了学堂。一个冬天,就熟读《孝经》和《论语》。

1、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2、cè shě qì

4. 七年级下册诗文背诵和文言文阅读训练

七年级下册诗文背诵和文言文阅读训练一、用课文原句或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默写《山中杂诗》 , 。

, 。此诗的作者是 朝的 。

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_。

2. 默写《竹里馆》 , 。 , 。

此诗的作者是 朝的 。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表现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默写《峨嵋山月歌》 , 。

, 。此诗的作者是 朝的 。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分别为 、、、和 ,构思精巧,不着痕迹。4. 默写《春夜洛城闻笛》 , 。

, 。此诗的作者是 朝的 。

诗是此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引起自己 、之情而作。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

5. 边塞诗人______的《逢入京使》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 , 。 , 。

6.默写《滁州西涧》 , 。 , 。

此诗的作者是 朝的 。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现“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创造了涧边幽草,水急舟横的清幽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7. 默写《江南逢李龟年》 , 。 , 。

此诗的作者是 朝的 。诗中写过去之盛,为下文作铺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8. 默写《送灵澈上人》 , 。

, 。此诗的作者是 朝的 。

诗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9.默写《约客》 , 。

, 。此诗的作者是 朝的 。

诗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诗中写到客人失约,主人寂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默写《论诗》 , 。 , 。

此诗的作者是 朝的 。在盛赞唐诗的中国,清代史学家________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鼓励人们在诗歌创作中应大胆创新,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诗中的“李杜”是指代诗人 、。

二、拓展积累11.君不见, ,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12、,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13、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凉州词》)14、,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15、,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16.请写出你知道的三种戏曲剧种:京剧、、、。17.戏曲的角色分为 、、、四大行当。

18.京剧旦角四大流派分别是: 派:由 创立; 派:由 创立;派:由 创立; 派:由 创立。19.你知道的著名戏曲唱段有:黄梅戏: ;京剧 。

剧: 。20. 不必说 , , , ;也不必说 , , 。

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 。

2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______________,他的著名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致恰达耶夫》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在却常是忧郁。 ,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 。

22.我站在 ,望 ,奔向东南。惊涛澎湃, ;浊流宛转, 。

23. , ,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 。

24. ,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 ,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 ,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 ,觉得 。三、文言文阅读《伤仲永》1、《伤仲永》一文作选自 ,作者 。

2、自是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 3、其受之天也, 。卒之为众人, 。

4、方仲永“泯然众人矣”原因的句子是 , , 。《木兰诗》1.《木兰诗》选自_____代__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是_____________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写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3、描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 , 。

, 。4、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 , , 。

, , , 。5、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 。

6、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 。7、描写征战激烈的句子是: , 。

8、描写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 , 。9、描写木兰辞官不就而毅然还乡的诗句是: , 。

10、描写木兰一家迎接木兰胜利归来的句子是: , ; , ; , 。11、描写木兰恢复女儿装时喜悦心情的句子是: ,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 。

12、成语“扑朔。

5. 七年级的新概念古文阅读,比较阅读 《咏雪》下面的古诗之最,都有哪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14.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失亲得学

【原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欧阳修苦读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

  • 七年级上册语文 文言文 十一 、魏文侯守信 十二、楚人齐语 阅读答案
  • 魏文侯之所以受到各国敬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始终如一地信守承诺。这种精神不仅让他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也使他成为了一个值得信赖的人。阅读训练:1、选出与“公将焉之”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A、吾欲之南海 B、辍耕之垄上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至之市而忘操之 2、翻译...

  • 金牌阅读初中课外文言文七年级阅读训练答案
  • 1. 金牌阅读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中考版 全部答案 参考答案 [1]z7{*R|U (一)共7分 1.B 2.(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Y9(% 3.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二)共7分 4.(1)先前,原先(刚才) (2)暗中 (3)交换(3分,每词1分) ...

  •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满分阅读答案 4 王充市肆博览
  • 答案如下:王充的学习态度:王充喜欢广泛阅读,不局限于逐章逐句的疏通理解,展现了他开阔的学习视野和灵活的学习方法。王充的学习环境:由于家境贫寒,王充没有书可读,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经常在洛阳的书铺上游走,利用市肆中的书籍进行自学。王充的学习成果:王充凭借其出色的记忆力和不懈的努力,...

  • 文言文 不死之药 翻译以及阅读题! 七年级下册23课文言文阅读
  • 《不死之药》翻译及阅读题答案 翻译:“我问传达人,他告诉我说是可以吃的,所以我拿过药来吃下去。我没有罪,有罪的乃是看门人。”阅读题答案:标点及翻译:标点:“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翻译:我问传达人,他告诉我说是可以吃的,所以我拿过药来...

  • 七年级上册短篇文言文阅读
  • 6. 初一上学期期末课外文言文 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本试卷共七段文言文,满分100分,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至3题(12分)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 使学为诗。及其稍...

  • 七年级简单的文言文阅读答案大全
  • 2. 求初一文言文阅读题(要有答案,不要太难) 题目: 2006-2007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 (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26%(1-7题) 1、下列各组字词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2% A、酝酿(niàng) 滑稽(jī) 洗濯(zhuó)孪(luán)生 B、梦寐(mèi) 称职(chèn) 赏赐(cì) 嫩芽...

  • 授之以渔文言文七年级答案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16.B 17.C 18.B 19.(1)甄济惟独喜欢学习,因文才高雅受称赞。(2)甄济秘密在身边放了羊血,到晚上,做出像吐血的样子。 (3)甄济到军营门拜见流泪,广平王被感动。【解析】 15.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D薄...

  • 七年级语文阅读3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 训练三 一、文言文阅读 ①②③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 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 ④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 从七年级下册语文书选一篇文言文出一篇阅读题。
  • 从七年级下册语文书选一篇文言文出一篇阅读题。 出题要求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随便一道问答题。4.下列对这段文字的中心的概括,正确的是只能选择20课口技来出题第1题和第4题是选择题... 出题要求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随便一道...

    日土县说: 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 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 作业帮
    水煮回复:[答案] 1、(1)赐福,保佑.(2)大腿. 2、(1)下/视其辙(2)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3、(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2)敌人多我方人少,乘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4、(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

    日土县说: 桃花源记贞观政要比较阅读答案快点~~~(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8 - 11题.(共13分) 【甲】见鱼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 作业帮
    水煮回复:[答案] 8题点呢?一下是我觉得家电的地方,1.要通邀,表示邀请;2.绝境:表示风景漂亮的地方;3.次:次日,第二天.4.恨:遗憾; 9:竟然不知到有汉朝(的存在),更不用说魏晋时期了; .

    日土县说: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文庆历四年春 乙文范文公 - 作业帮
    水煮回复:[答案]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前人之述备矣(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 (4)岁衣缣一匹(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居庙堂之高...

    日土县说: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
    水煮回复: 文言文阅读§1 管 仲 相 齐 齐襄公无道,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及无知弑襄公,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奔鲁.鲁人以兵纳之.未克,而小白入,是为桓公.使鲁杀公子纠于鲁之生窦.召忽死之,桓公既立,使鲍叔牙为宰相.辞曰:“若必治国...

    日土县说: 初一文言文阅读训练穿井得一人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我用括号代替)A.及其家(穿)井:挖B.吾穿井(得)一人:应得C.国人(道)之:传... - 作业帮
    水煮回复:[答案] 1、B 2、D 3、这则古文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应该退一步思考,不然就会两败俱伤.

    日土县说: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文言文文言文考题
    水煮回复: 初一上册可以考的文言文很多,多是对比阅读(二)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1-3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9分.(甲)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

    日土县说: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55篇答案是 要 全部的 不是翻译、第一篇 是圪干狐尾 - 作业帮
    水煮回复:[答案] (一)敏慧1、黄琬巧对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弯月.2.神童庄有恭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①差...

    日土县说: 求:初中文言文 阅读分析训练题 -
    水煮回复: 初三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

    日土县说: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1 冯相与和相 -
    水煮回复: 冯相与和相原文:冯相与和相俱为朝中重臣.一日,和相谓冯相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举其左足示之,曰:“九百钱.”和性急,顾谓小吏云:“吾靴何以耗一千八百钱?”因...

    日土县说: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古文和七年级上册的哪一篇古文能做对比阅读?我们后天期中考SOS急求 -
    水煮回复: 《送东阳马升序》和《伤仲永》可以对比;个人觉得《与朱元思书》可以和《三峡》对比.

    ……

    首页
    返回顶部
    广东生活网

    © 广东生活网 guangdong.xky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