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

2025-05-22来自:门户网站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①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②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③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注释】①衽(rèn)席:席子。 ②岈(xiā)然:山谷空阔的样子。③培塿(pǒu lǒu):小土堆。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斗折蛇行 ( ) (2)卷石底以出 ( )

  (3)缘染溪 ( ) (4)引觞满酌 (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小题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全石以为底②以其境过清

  B.①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久居

  C.①心乐之②不知日之入

  D.①如鸣佩环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小题4: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作者初闻水声,“心乐之”,当看到潭中游鱼的形神姿态,妙想它们是在“与游者相乐”。本文所写景物,都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B.【乙】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在题目中,“始得”表达了第一次游赏西山的欣喜。

  C.【甲】【乙】两文都是游记,都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景物时,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在移动变换中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

  D.【甲】文中第二段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了潭水清明澄澈的特点,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参考答案:

  小题1:(1)像北斗星那样 (2)弯曲 (3)沿着、顺着 (4)酒杯(每题1分,共4分)

  小题1:(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昏暗的晚色,从远处来临,来了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但还不想回家。(每句2分,共4分)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二者都是“好像”。

  小题1:透出作者与同游人些许高兴愉悦的心情,更含有一种被贬的凄凉。



  • 芙蕖文言文阅读答案对比
  • 1. 芙蕖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芙蕖》(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叙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

  • 文言文对比阅读劝被贬
  • 4. 文言文比较阅读答案《张良拾履》\/《劝孝》 《汉书·萧何曹参传》 萧何,沛人也。 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 高 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 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及高...

  • 为学对比文言文阅读答案
  • 1. 为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

  • 持竿入城和杀驼破瓮文言文比较阅读
  • 1. 四清导航里的执竿入城和杀驼破瓮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执竿入城和杀驼破瓮 《执竿入城》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乃入城。 1、给文中这句话用“\/”符号,划出朗读的节奏。

  • 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比较阅读
  • 1. 唐太宗论止盗的阅读答案 急 [注释]司马先《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故不暇顾廉耻耳,商旅野宿②焉,由赋繁役重,海内升平.当去奢省费,外户②不闭。或请重法以禁之,官吏贪求,路不拾遗,故不暇顾廉耻耳.“海内生平”是你联想到《...

  • 人教版九年级文言文比较阅读
  • 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一篇文言文和八年级一篇文言文对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送东阳马生序》对比练习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4.阅读简答。 (1)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列举事实,证明了什么道理? (2)乙文表现了宋濂的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1、①热水 ②责任,使命 2、D 3、(1)...

  •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陋室铭
  •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陋室铭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柿子脱涩方法有哪些?吃瓜群众1718 2022-11-07 · TA获得超过242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陋室铭阅读题及答案10个阅读题,要答案啊 1。 题目《陋室铭》...

  • 文言文比较阅读钱氏据两浙
  • 2. 文言文阅读(18分)(甲)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试题答案:小题1:(1)才(2)铺排 (3)赠给 (4)结构 小题1:D 小题1:(1)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精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2)京城地势平坦...

  • 七年级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
  • 2. 七年级下和课内文言文有关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 文言文比较阅读愚公移山
  • 2. 愚公移山和静喻的比较阅读答案 未找到愚公移山和静喻的,附上《愚公移山》《铁杵磨针》比较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16.(2分)(1)将近 (2)正在 (3)同“...在平时学习时,应该加强诵读训练,增强语感。 此题因为是课内文言文断句子,凭借语感很简单。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之”...

    马塘区说: 古文阅读训练及答案四篇越短越好, - 作业帮
    无花回复:[答案] 第一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互.狐曰:“子(你)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 “乃”:①才;②是.C.“为”:①做;②为了.D.“于”:①在;②比. 答案:A 9.康熙曾满怀激情地颂扬他的祖母说:“设无祖母...

    马塘区说: 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 作业帮
    无花回复:[答案] 甲 文 明郑少谷诗学少陵,友林贞恒讥之日:“时非天宝,官非拾遗,徒托于悲哀激越之音,可谓无病而呻矣!”学杜者不... 从乙文看来,作者“憬然自悔”的原因有二: 其一:. 其二: 5.比较甲、乙二文,说说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处. 共同点:. 不同...

    马塘区说: 出师表隆中对对比文言文阅读理解 - 作业帮
    无花回复:[答案] 《出师表》与《隆中对》练习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6.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

    马塘区说: 当代学社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的答案 1.酒以成礼 - 作业帮
    无花回复:[答案] 1.★酒以成礼①寝:睡觉.②因:趁机.③时:当时.④何以:为什么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②既而问毓何以拜.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

    马塘区说: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10)十、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 作业帮
    无花回复:[答案] [1]鬻(yù):卖.[2]誉:赞美.其矛:他的矛 其人:他 其人弗能应也:他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2、这个寓言告诉我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言多必失,什么事不要过分夸大其词,实事求是,世上任何东西都是有正反两面的,物极必反.

    马塘区说: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55篇答案是 要 全部的 不是翻译、第一篇 是圪干狐尾 - 作业帮
    无花回复:[答案] (一)敏慧1、黄琬巧对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弯月.2.神童庄有恭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①差...

    马塘区说: 短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 作业帮
    无花回复:[答案] 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对 ②说 ③方 ④遽 ⑤应 ⑥既 ⑦敏 2、翻译:上本欲诡言以困之. 3、理“降金龙”的意思是 答案...

    马塘区说: 文言文《诫子书》阅读练习答案1.文中提到学习与那些因素有关2.翻译句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作业帮
    无花回复:[答案] 1.与这些因素有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努力学习,不看轻世俗的名利;身心宁静;专心致志;刻苦学习;明确志向;不轻浮暴躁,怠惰散漫. 2.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

    马塘区说: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
    无花回复: 文言文阅读§1 管 仲 相 齐 齐襄公无道,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及无知弑襄公,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奔鲁.鲁人以兵纳之.未克,而小白入,是为桓公.使鲁杀公子纠于鲁之生窦.召忽死之,桓公既立,使鲍叔牙为宰相.辞曰:“若必治国...

    马塘区说: 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文选段,回答题目.【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 -
    无花回复: 小题1:D小题1:C小题1:B 小题1:试题分析:A:说/政治上的理想;B:助词/代词;C:零头/奇...

    ……

    首页
    返回顶部
    广东生活网

    © 广东生活网 guangdong.xkyn.com